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转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灼烧有固体析出该固体是氯化铁
B氯化铜溶液中有氯化铁杂质,加入氧化铜除杂有红褐色物质析出调节pH使铁离子水解平衡右移
C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反应2NO2N2O4H>0
D向1 mL 0.l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4滴0.1 mol/L的NaCl溶液,再加10滴0.1 mol/L的NaI溶液,再振荡先生成白色沉淀,后产生黄色沉淀Ksp(AgI)<Ksp(AgCl)
A.AB.BC.CD.D
2020-12-21更新 | 589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2 . 某温度时硫酸盐MSO4(M:Pb2+、Ba2+、Sr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M)=-lgc(M),p(SO42-)=-lgc(SO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BaSO4悬浊液中加入浓度较大的Pb(NO3)2溶液可能转化成PbSO4
B.X、Y两点对应的SrSO4均是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SrSO4
C.蒸发Z点的BaSO4溶液可得到C点状态的BaSO4溶液
D.溶度积:Ksp(SrSO4)<Ksp(PbSO4)<Ksp(BaSO4)
2020-07-09更新 | 56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5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H2O2>Fe3
B向5mL1mol/L NaOH溶液中滴加5滴1mol/L MgCl2溶液,然后再滴加足量的1mol/L CuCl2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产生蓝色沉淀Ksp[Cu(OH)2]
>Ksp[Mg(OH)2]
C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2NO2(g)N2O4(g) ΔH<0
D向一定量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乙二醇(HOCH2CH2OH)溶液紫色褪去乙二醇被氧化为乙二酸

A.AB.BC.CD.D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4.3CH3N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
B.根据Ksp (CaCO3)<Ksp (CaSO4),在生产中可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
C.常温下,将醋酸稀溶液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D.已知反应:3H2(g)+WO3(s)W(s)+3H2O(g)只有在高温时才能自发进行,则它的ΔS<0
2018-01-08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硫酸铅可用于铅蓄电池、纤维增重剂、涂料分析试剂。工业上通常用自然界分布最广的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生产硫酸铅。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Ksp(PbSO4)=1.08×10-8,Ksp(PbCl2)=1.6×l0-5
②PbCl2(s)+2C1-(aq) PbCl42-(aq) H>0
③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时的PH值分别为1.9和7。
(1)①中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盐酸控制溶液的pH在0.5-1.0之间,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③中使用冰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4)炼铅和用铅都会使水体因重金属铅的含量增大而造成严重污染。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的铅浓度分数x与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探究Pb2+的性质:向含Pb2+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变浑浊,继续滴加NaOH溶液又变澄清;pH≥13时,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除去溶液中的Pb2+:科研小组用一种新型试剂可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和其他杂质离子,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离子

Pb2-

Ca2+

Fe3+

Mn2+

处理前浓度/(mg·L-1)

0.100

29.8

0.12

0.087

处理后浓度/(mg·L-1)

0.004

22.6

0.04

0.053

由表可知该试剂去除Pb2+的效果最好,请结合表中有关数据说明去除Pb2+比Fe3+效果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13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康杰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6 . 依据下表有关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化合物溶度积(25℃)化合物溶度积(25℃)
FeCO33.2×10-11Fe(OH)34.0×10-38
Fe(OH)28.0×10-11FeS6.3×10-18
A.c(CO32-)=0.1 mol·L-1的溶液中,c(Fe2+)≥3.2×10-10 mol·L-1
B.FeCl3 FeCl2溶液分别调至PH=10,则c(Fe2+)< c(Fe3+)
C.增加溶液的酸性,有利于将Fe2+沉淀为FeSFeCO3
D.将反应液中的Fe2+氧化为 Fe3+有利于将铁从溶液中除尽
2017-12-13更新 | 52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康杰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7 . 为探究Ba(NO3)2和BaCl2的性质,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1)甲组同学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有白色沉淀生成。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无明显现象。
①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的沉淀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向通入SO2的BaCl2溶液中再加入H2O2,也可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向BaCl2溶液中同时通入NH3和SO2,然后滴入Na2CrO4溶液,沉淀由____(填“白色”或“黄色”,下同)转变为_____。[已知:BaCrO4为黄色固体,Ksp(BaCrO4)sp(BaSO3)]
(3)已知25 ℃时,Ksp(BaSO3)=5.5×10-7,Ksp(BaSO4)= 1.1×10-10,则该温度下,反应:
BaSO3(s) +SO42-(aq)BaSO4(s) +SO32-(aq)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4)向Ba(N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调至溶液pH为2.5,加入少量新制的纳米铁粉,充分反应后,加入NaOH溶液调至碱性,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将悬浊液微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纳米铁粉与Ba(NO3)2酸性溶液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03更新 | 3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4月联考化学试题
8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
B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向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D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色
A.AB.BC.CD.D
9 . 工业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根据成分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电池生产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等重金属离子,常用FeS等难溶物质作为沉淀剂除去。已知室温下Ksp(FeS)=6.3×1018mol2·L2,Ksp(CuS)=1.3×1036mol2·L2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上述除杂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S高温煅烧产生的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能够产生沉淀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Ba(NO3)2 B.BaCl2
C.Ba(OH)2 D.溶有NH3的BaCl2溶液
③已知元素在高价态时常表现氧化性,若在酸性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则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在废水中加入适量NaCl,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 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阳极反应为Fe-2e-═Fe2+
B.电解过程中溶液pH减小
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
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2mol Cr2O72-被还原
(3)废氨水可以转化成氨,氨再设计成碱性燃料电池。右图是该燃料电池示意图,产生的X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a电极作_________极(填“正”“负”“阴”或“阳”),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理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