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图①装置实现铁上镀铜,b极为铁,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溶液
B.图②装置盐桥中移向左烧杯
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获得保护,该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正极析出产品的物质的量不同
2 .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负极反应均是:
B.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
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23-03-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C.加热溶液,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均增大(忽略的变化)
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2023-03-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请仔细观察下列两种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I:
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插入两个无底玻璃筒。将一根锌棒和一根铁棒用导线与电流表连接后,再分别插入两个玻璃筒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1)铁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
实验Ⅱ:该小组的同学将锌棒换为铜棒,并用导线将其与电流表连接。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棒的玻璃筒内滴入几滴K3[Fe(CN)6]溶液,向插入铜棒的玻璃筒内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2)实验Ⅱ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实验I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在铁棒附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作电极构成原电池时,一般是相对不活泼的金属被保护,根据此原理采取的金属防护方法称为______
实验Ⅲ:
(5)已知粗锌中含有的杂质有铝、铁和铜,图2若为电解精炼锌,则A极应接____(填“粗锌”或“纯锌”),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
(6)图2若为铜上镀银装置,已知电镀前A、B电极质量相等,电镀完成后两电极质量差为6.48g时,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_____
(7)若图2使用的电源为一种高效耐用的新型可充电电池,其放电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写出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电极方程式_____
2023-01-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金属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
(1)下图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导管中水柱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空气
B.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提高温度
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
D.将玻璃导管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
(2)该小组将图甲装置改进成图乙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数据可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变化逐渐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你认为影响腐蚀速率改变的主要因素为____
时间/min13579
液柱高度/cm0.82.13.03.74.2
(3)为探究图乙中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成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a点电极反应为______
一段时间后再滴加2~3滴铁氰化钾溶液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b点电极反应为
(4)设计图丙装置研究弱酸性环境中腐蚀的主要形式。测定锥形瓶内气压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丁所示,通过图丁中数据变化分析,s之间主要发生______(填“吸氧”或“析氢”)腐蚀。

(5)金属阳极钝化是一种电化学防护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试写出该阳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
6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装置用于实现铁上镀铜,a极为铜,b极为铁
B.图②装置中的X极若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
C.图③装置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图④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以实现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
7 .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2019-01-30更新 | 1727次组卷 | 3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