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一种新型镁硫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使用的是碱性电解质水溶液
B.中间的隔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C.放电时,正极反应包括3Mg2+ +MgS8- 6e- =4MgS2
D.充电时,电子从Mg电极流出
2022-07-29更新 | 706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

Ⅰ.根据上述原电池,请回答下列问题:
(1)Ag电极是_______极(填“正”或“负”),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2)溶液中的NO3-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填“自右向左” 或“自左向右”)。
Ⅱ.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该原电池中应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应该有这些现象:
①Cu电极要发生溶解;
②电流计中指针发生偏转;
③Ag电极上有固体物质析出;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3)预测④的现象为_______
(4)但同学们发现,除了以上预测的现象之外,在银电极附近出现了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银电极上方的空气中出现红棕色。该红棕色气体为_______
(5)为了探究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同学们测定了电解质溶液的pH,发现溶液中的H+浓度为0.80mol/L,据此推断,原电池体系中应存在化学反应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常温下1.00mol/L的AgNO3溶液pH为5(即H+ 为10-5mol/L),说明装置1中硝酸银溶液已用硝酸进行了酸化。于是又设计了另一个原电池(装置2)以说明上述原电池中的确存在这一反应,如图所示,以下最宜选用为该电池电解质溶液的是_______(填标号)。

a.0.80mol/L HNO3
b.0.80mol/L HCl和1.00 mol/L NaNO3的混合液
c.0.40mol/L H2SO4和1.80mol/L NaNO3的混合溶液
d.0.80mol/L CH3COOH和1.00mol/L NaNO3的混合溶液
通过实验,发现该电池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与(2)中相同的现象,说明原电池中的确存在该反应。
Ⅲ.为了进一步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电池反应速率的影响,同学们准备了两组装置,并分别在它们的银电极上安装了重力传感器,其中一组电解质溶液为500mL 1.00mol/L AgNO3溶液;另一组为500mL 0.50mol/L AgNO3溶液(两组硝酸银溶液均已净化,为单一组分),由传感器所得数据作图如图:

(7)其中代表电解质为0.50mol/L AgNO3溶液的一组的曲线是_______ (填“A”或“B”) 。
(8)对于A曲线,以硝酸银溶液浓度变化来表示120s内的反应速率υ=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3 . CO2电化学传感器是将环境中CO2浓度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YSZ是固体电解质,当传感器在一定温度下工作时,在熔融Li2CO3和YSZ之间的界面X会生成固体Li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迁移方向为界面X →电极b
B.电极a上消耗的O2和电极b上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电极b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4e-=O2↑+2CO2
D.电池总反应为Li2CO3=Li2O+CO2
2022-05-27更新 | 5999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2021年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4 . 如图所示的装置,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M上有气体放出B.电解质溶液中移向M极
C.M为正极,N为负极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5 . 近年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DEFC),它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电池总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氧气被还原转移2mol电子
B.O2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C.电子由负极经过溶剂流向正极
D.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5OH+3H2O-12e-=2CO2↑+12H+
6 . 研究HCOOH燃料电池性能的装置如图所示,两电极区间用允许K+、H+通过的半透膜隔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需要补充的A物质为K2SO4
B.左侧电极反应式为:HCOO-+2OH--2e-=HCO+H2O
C.电子的流动方向为:左侧电极→用电器→右侧电极
D.在电池工作时,每生成1molHCO,将会有2molK+通过半透膜移向右侧
2022-04-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求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利用Cu+2FeCl3=CuCl2+2FeCl2,可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负极是Cu
B.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子流向为:Cu→盐桥→C
C.盐桥中阳离子进入右池
D.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2+
2022-03-3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8 . 科研人员通过控制光沉积的方法构建型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然后以Fe2+和Fe3+离子渗透膜在酸性介质下构建了一个还原和氧化反应分离的人工光合体系,其反应机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化学能
B.该人工光合体系的总反应为
C.图中a、b分别代表Fe3+、Fe2+
D.Cu2O→Pt上发生的反应为
9 . 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甲酸(HCOOH)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半透膜只允许K+、H+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可以是硫酸氢钾
B.左侧为电池负极,HCO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D.右侧每消耗11.2 LO2(标况),左侧有1 mol K+通过半透膜移向右侧
10 . 铜锌原电池为电化学建构认识模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懂得原理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应用到其他复杂的电池分析中。盐桥中装有琼脂凝胶,内含氯化钾。下面两种原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原电池Ⅰ和Ⅱ的反应原理都是Zn+Cu2+=Zn2++Cu
B.电池工作时,导线中电子流向为Zn→Cu
C.正极反应为Zn-2e-=Zn2+,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Cl-向左侧烧杯移动
2021-12-06更新 | 1981次组卷 | 1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