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铜的精炼原理和电镀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溶液 pH升高
B.电解一段时间后,乙、丙装置中 CuSO4溶液的浓度均不变
C.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丙装置中实现铁片上镀铜,b 应为铁片
2021-03-04更新 | 995次组卷 | 7卷引用:小题19 多池多室带膜电化学装置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经典小题考前必刷(全国通用)
2 . 某课题组以纳米Fe2O3作为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另一极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成功地实现了对磁性的可逆调控(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O3+6Li++6e-=2Fe+3Li2O
B.该电池可以用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C.放电时,Fe作电池的负极,Fe2O3作电池的正极
D.充电时,Fe作阴极,电池被磁铁吸引
2021-03-01更新 | 383次组卷 | 3卷引用:小题18 可充电电池装置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经典小题考前必刷(全国通用)
3 . 以CH4、O2、熔融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电解制备N2O5,装置如图所示,右侧池中隔膜仅允许H+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1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H4+4-8e-=5CO2+2H2O
B.右侧池中H+由Pt1极通过隔膜移向Pt2
C.Pt1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2O4+2HNO3-2e-=2N2O5+2H+
D.每制得1 mol N2O5,理论上消耗O2 11.2 L(标准状况下)
2021-02-11更新 | 47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9 电化学基础-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4 . 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科技研究中应用广泛。
(1)可采用电化学防护技术减缓海水中钢铁设施的腐蚀,下图是钢铁桥墩部分防护原理示意图。

①K 与 M 连接时钢铁桥墩的电化学防护方法为______
②K与N连接时,钢铁桥墩为______极(填"正"、"负"、"阴"或"阳"),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燃料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A极区 NaOH浓度不变,则离子交换膜为______(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电极 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电池工作时参加反应的=______
2021-02-01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章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5 . 某单液电池如图所示,其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左边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溶液中向右边电极移动
C.充电时,右边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D.充电时,当左边电极生成时,电解质溶液减轻2g
2021-01-25更新 | 1448次组卷 | 7卷引用:热点9 化学能与电能-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
6 . 我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电池,电解质为,由a和b两种离子交换膜隔开,形成A、B、C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结构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中,______极,B区域的电解质为______(填“”、“”或“”)。
(2)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阳离子交换膜为图中的______膜(填“a”或“b”)。
(4)此电池中,消耗,理论上可产生的容量(电量)为______毫安时()(1 mol电子的电量为1 F,,结果保留整数)
(5)已知E为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即电池的理论电压,是两个电极电位之差,),为电池反应的自由能变,则该电池与传统铅酸蓄电池相比较,____________(填“>”或“<”)。
(6)Zn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一般先将ZnS氧化,再采用热还原或者电解法制备。利用还原ZnS也可得到Zn,其反应式如下:ZnS(s)+H2(g)   Zn(s)+H2S(g)。727℃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此温度下,在盛有的刚性容器内通入压强为,达平衡时的分压为______Pa(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1-01-25更新 | 858次组卷 | 3卷引用:难点6 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
7 . 关于铜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铜锌原电池中,铜作负极B.在电解精炼铜中,精铜作阴极
C.在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中,铜做阳极D.向钥匙上镀铜时,钥匙作阳极
2021-01-16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 电化学基础-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8 . 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利用锂化磷酸钒锂[Li5V2(PO4)3]实现“先予后取”的自预锂化原理,并应用锂化磷酸钒锂和硬碳组成了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和宽工作温区的全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Li5V2(PO4)3中脱出嵌入到硬碳(C)构成Li2C,充电反应为Li5V2(PO4)3+C =Li3V2(PO4)3+Li2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M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
B.充电过程中Li+向硬碳电极移动
C.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3V2(PO4)3+2Li++2e-= Li5V2(PO4)3
D.该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增加
2021-01-08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9 化学能与电能-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
9 . 某研究机构使用Li—SO2Cl2电池作为电源电解制备Ni(H2PO2)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反应为2Li+SO2Cl2=2LiCl+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中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Cl2+2e-=2Cl-+SO2
B.电池的e极连接电解池的g极
C.膜a、c是阳离子交换膜,膜b是阴离子交换膜
D.电解池中不锈钢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2021-01-01更新 | 2008次组卷 | 15卷引用:解密08 化学反应与能量(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10 . 人类过多地使用化石燃料,造成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致使地球气温上升。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以CO2为基本原料可合成甲醇,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CO2(g) + 6H2(g) = CH3OCH3(g) +3H2O(g) ΔH1=−122.6kJ·mol−1
②CH3OCH3(g) + H2O(g) = 2CH3OH(g) ΔH2=+23.4kJ·mol−1
则用CO2(g)与H2(g)反应合成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按照投料,发生反应③,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上图可知,反应物的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是:减小压强,CO2的转化率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温度为265℃时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MPa-2(Kp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②一定温度下,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H2O,同时消耗3 mol H2
(3)将一定量的CO2(g)与H2(g)混合气体通入某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3OH(g),不同压强下,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H3OH(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一所示。则A、C、D三点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KA、KC、KD表示),E点变为C点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3CO2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图二所示(放电时产生的Na2CO3固体贮存于碳纳米管中)。
①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②充电时,碳纳米管连接直流电源的____极,电解质溶液中Na____极区向____极区移动。
2020-12-29更新 | 536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07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二)-【考前抓大题】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全国通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