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苯的性质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苯胺是一种重要精细化工原料,在染料、医药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利用硝基苯制取苯胺,其原理简示如下:
+3H2 +2H2O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 g/mL溶 解性
硝基苯123210.91.23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胺93184.41.02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还原性强、易被氧化
I.制取硝基苯。
实验步骤: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硝基苯,恒压滴液漏斗中装有一定量的苯,三颈烧瓶装有一定比例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中长玻璃管可以用_______代替(填仪器名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配制混酸时,将浓硝酸沿杯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冷却
B.温度控制在50~60 ℃原因之一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C.制得的粗硝基苯可以先用乙醇萃取,分液后再洗涤
D.浓硫酸可以降低该反应活化能
(3)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提纯产品的过程中需要用5%NaOH溶液洗涤三颈烧瓶中的粗产品,其目的是_______
II.制取苯胺
①组装好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已略去),并检查气密性。

②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沸石及硝基苯,再取下恒压滴液漏斗,换上温度计。
③打开活塞K,通入H2一段时间。
④利用油浴加热,使反应液温度维持在140 °C进行反应。
⑤反应结束后,关闭活塞K,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生石灰。
⑥调整好温度计的位置,继续加热,收集182~ 186 °C馏分,得到较纯苯胺。
回答下列问题:
(5)若实验中步骤③和④的顺序颠倒,则实验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
(6)步骤⑤中,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7)若实验中硝基苯用量为10 mL,最后得到苯胺5.6g,苯胺的产率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苯与液溴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为_____,进水口为_____(填“a”或“b”)。盛有液溴、苯混合物的仪器中c的作用为_____
(2)向装置A中逐滴加液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装置A中液溴和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开始后,装置B的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根据此现象,同学甲认为能判断液溴和苯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同学乙认为根据装置B的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并不能证明液溴和苯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理由为_____
(4)经讨论,该小组成员认为,此装置有两大缺陷。
①为证明液溴和苯的化学反应类型,完善的方法为_____
②d连接处不能长时间使用乳胶管,原因是_____
3 . 2-硝基-1,3-苯二酚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实验室常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经磺化、硝化、去磺酸基三步合成:
   
部分物质相关性质如下表: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性状

熔点/℃

水溶性(常温)

间苯二酚

110

白色针状晶体

110.7

易溶

2-硝基-1,3-苯二酚

155

桔红色针状晶体

87.8

难溶

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磺化。称取77.0g间苯二酚,碾成粉末放入烧瓶中,慢慢加入适量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搅拌15min(如图1)。
   
第二步:硝化。待磺化反应结束后将烧瓶置于冷水中,充分冷却后加入“混酸”,控制温度继续搅拌15min。
第三步:蒸馏。将硝化反应混合物的稀释液转移到圆底烧瓶B中,然后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水蒸气蒸馏(水蒸气蒸馏可使待提纯的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情况下随水蒸气一起被蒸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收集馏出物,得到2-硝基-1,3-苯二酚粗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磺化步骤中控制温度最合适的范围为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
A.30~60℃       B.60~65℃       C.65~70℃       D.70~100℃
(2)已知:酚羟基邻对位的氢原子比较活泼,均易被取代。请分析第一步磺化引入磺酸基基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化步骤中制取“混酸”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4)水蒸气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方法之一,被提纯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具有较低的熔点B.不溶或难溶于水,便于最后分离
C.难挥发性D.在沸腾下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直型冷凝管内壁中可能会有红色晶体析出
B.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蒸馏,先熄灭酒精灯,再打开旋塞,最后停止通冷凝水
C.烧瓶A中长玻璃管起稳压作用,既能防止装置中压强过大引起事故,又能防止压强过小引起倒吸
D.可用图中b装置替换c装置
(6)本实验最终获得15.5g桔红色晶体,则2-硝基-1,3-苯二酚的产率约为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 . 化合物A可用于合成有机化工原料1,4-二苯基-1,3-丁二烯,也可用于合成某抗结肠炎药物的有效成分(H)。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 ①R1-Cl+ Mg R1MgCl ;
② R1MgCl (R1,R2表示烃基)。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A→B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
(2)反应M→N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
(3)Q是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官能团与F相同,苯环上只有两种氢。则Q比F的沸点_______ (填“高”或者“低”)。
(4)有机物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5)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任写一种)。
①能与2倍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5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水溶液中。硅酸钠溶液变浑浊,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B探究KI与FeCl3反应的限度取5mL0.1mol·L-1FeCl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mL0.1mol·L-1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C判断二氯甲烷中的氯元素取2mL二氯甲烷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AgNO3溶液,再滴加稀硝酸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二氯甲烷中含有氯元素
D探究“苯与溴在溴化铁催化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向一定量苯与液溴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还原铁粉,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四氯化碳的洗气瓶后进入硝酸银溶液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浅黄色沉淀,说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A.AB.BC.CD.D
6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萃取后分液B.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C.制硝基苯D.验证苯和溴在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A.AB.BC.CD.D
2023-07-20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B.用乙装置可以制备并收集纯净的NH3
C.粗盐提纯后,用丙装置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
D.丁装置制备溴苯时,通过硝酸银溶液变浑浊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2022-03-24更新 | 71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12月第2周周练 化学试题
8 . 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提纯硝基苯的流程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混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滴加到浓硝酸中,边滴加边搅拌
B.步骤①需用水浴加热,以便于控制反应温度
C.步骤②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
D.步骤③蒸馏操作时,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
9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酒精脱水生成乙烯B.图2验证氨气易溶于水
C.图3验证铁的吸氧腐蚀D.图4验证溴和苯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