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中仪器使用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采用蒸馏法分离正己烷(沸点69℃)和正庚烷(沸点98℃)
B.图2:用制备并收集
C.图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氯、溴和碘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D.图4:利用该装置实现NO、充分反应转化为
2 .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学习了元素性质后,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想探究“铝热反应”中熔融物的成分,他查阅《化学手册》得到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AlAl2O3FeFe2O3
熔点/℃660205415351462
沸点/℃246729802750……

①由此甲同学推测,教材中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甲同学为确定熔融物中是否还会有残留的Fe2O3,将熔融物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KSCN试剂。请你分析该设计是否正确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图装置验证元素性质递变规律。A、B、C处分别是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乙同学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丙同学欲比较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设计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020-05-2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3 .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实验装置
目的制备干燥的氨气证明非金属性
Cl>C>Si
制备乙酸乙酯分离出溴苯

A.AB.BC.CD.D
2020-03-0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4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分液
B验证非金属性:O>S溶液中通入,观察溶液变浑浊
C溶液制备无水溶液加热蒸干
D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准确称取NaOH固体,放入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A.AB.BC.CD.D
2022-07-05更新 | 45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3届新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ABCD
装置图
现象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B中产生白色沉淀,C中溶液颜色褪去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结论催化活性:Fe3+>Cu2+氧化性:Br2>I2硫酸亚铁铵分解的产物中除NH3外还含有SO3和SO2非金属性:C>Si

A.AB.BC.CD.D
6 . 四氯化锡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和催化剂。常温下。四氯化锡为无色液体,易溶于四氯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极易与水反应生成锡酸(,难溶于水、具有两性),某研究小组利用氯气与硫渣(主要成分等)制备少量四氯化锡,装置如图所示。

部分物质的熔沸点如下表:
物质S
熔点112
沸点114130444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险装置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并加入相应试剂后,通入氮气。
③控制仪器a的活塞缓慢加入浓盐酸并加热。将产生的气体缓慢通入中温度维持在,当观察到出现较多液态物质时,适当加快通入氯气并不断搅拌;当观察到B中黄绿色加深时,关闭仪器a的活塞。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仪器b中的试剂为_____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
(3)步骤③开始缓慢通入氯气,当出现较多液态物质时,可适当加快通入氯气的原因是_____。装置B中的温度需特维持在,若温度高于,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四氯化锡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剧烈反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上述制得的四氯化锡液体中可能存在的液态杂质为_____。该杂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生成一种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024-04-1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诊断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7 . 为了验证碱金属元素和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金属钠和金属钾分别放入盛_______的烧杯中,观察到钾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将镁条打磨至银白色后放入盛有上述物质的试管中,_______明显现象(填“有”或“没有”),_______后(填操作名称)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将打磨好的镁条和铝条分别放入盛_______的试管中,观察到明显的现象,铝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由(1)(2)(3)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某同学在学习了电化学基础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X、Y分别是Mg、Al)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生氧化反应的负极金属性强,但发现镁条上有气体产生,由此得出了与实验(3)相反的结论,你知道这位同学所用的Z溶液是_______,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0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第十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