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由②中的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022-06-29更新 | 3784次组卷 | 81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连四硫酸钠()是生物酶、生物键的修复剂,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按如下装置制备足量并探究其性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Ⅱ中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B.Ⅲ中溶液褪色说明有还原性
C.Ⅳ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D.基于环保,本实验应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3 . 亚硝酸钠(NaNO2)在纤维纺织品的染色和漂白、照相、生产橡胶、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但因其有毒,所以在食品行业中的用量有严格限制。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为21℃,NO为-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C、______________________、B。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 .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回答:
(1)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_______,②显示气流速度,③均匀混合气体;
(4)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D装置的石棉浸有KI—淀粉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_
(6)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最多可能含有三种液态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高氯酸铵(NH4ClO4)为白色晶体,具有不稳定性,在400 ℃时开始分解产生多种气体,常用于生产火箭推进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对NH4ClO4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假设装置内药品均足量,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C中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说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生成。
(2)实验完毕后,取D中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于试管中,滴加蒸馏水,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产物中还应有H2O和Cl2.该同学从理论上分析认为有Cl2存在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H2O和Cl2的存在,选择上述部分装置和下列提供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按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G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NH4ClO4分解时产生了上述几种物质,则高氯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在实验过程中仪器E中装有碱石灰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某同学拟通过称量D中镁粉质量的变化,计算高氯酸铵的分解率,会造成计算结果___________ (“偏大”“偏小”或“无法判断”) 。
6 . 工业和居民生活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使大气酸化,造成大气酸化的主要气体之一是SO2.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对SO2性质进行了探究。
(1)学习小组用图1装置制备SO2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②写出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排除A瓶中残留的SO2气体,其具体操作是_______
(2)学习小组用图2装置来检验SO2的性质,回答有关问题。
①甲同学欲检验SO2的漂白性,则B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②乙同学欲检验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分别在B、C中盛放Na2S溶液、FeCl3溶液,请描述在通入SO2气体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③丙同学欲检验H2SO3与HClO酸性强弱,应分别在B、C中盛放_______(填标号)。
A.足量Ca (ClO)2溶液、Ba (OH)2溶液       B.足量NaClO、澄清石灰水
C.足量NaHCO3、NaClO溶液                  D.足量NaHCO3、Ca (ClO)2溶液
(3)学习小组对Na2SO3固体的纯度进行了测定,取15. 0g Na2SO3固体样品配置成100 mL溶液,取25. 00mL放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到50 mL,然后用1. 000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10. 00mL。
①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
②Na2SO3固体的纯度为_______
2022-05-24更新 | 1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2022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反应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溶液吸收。
2016-12-09更新 | 5765次组卷 | 57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 [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
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
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D.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
2021-08-09更新 | 1425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干燥氨气常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
(2)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若观察到装置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环境污染,如图所示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填序号)。

(5)用图C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氯化氢,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
10 .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Cl2制备及其化学性质的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拉动a或b的活塞,可检查装置气密性
B.c中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6:1
C.c中产生Cl2后,d褪色的原因是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D.性质实验结束后,加入b中溶液除去多余的Cl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021-05-13更新 | 747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德保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