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1 .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

(1)盛装70%H2SO4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段液柱,若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2)A中如果用浓硫酸和铜反应,也可制得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试管中的试剂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现象为_______
(4)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______(填“Ⅰ”“Ⅱ”或“Ⅲ”);通入KMnO4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装置E的作用是做安全瓶,防止F中的液体倒吸入D中,装置F中为_______溶液。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FeSO4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新配制0.1 mol·L−1 FeSO4溶液450 mL:
(1)配制0.1 mol·L−1 FeSO4溶液450 mL,需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绿矾(FeSO4·7H2O)
_______ g,其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正确的步骤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Ⅱ.取2 mL新配制的FeSO4溶液,按下图进行实验并观察到如下现象:

(2)ⅱ中溶液呈浅红色,说明FeSO4溶液中存在_______(填离子符号)。
(3)ⅲ中溶液红色变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Ⅲ.探究ⅲ中“红色褪去”的原因:
查阅资料:SCN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为(SCN)2
根据查阅资料,甲、乙两位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
+3价铁又被还原成+2价铁


(4)乙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为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将褪色后的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另一份加入氯化铁溶液,无明显现象,则_______同学猜想是正确的。
Ⅳ.丙和丁同学探究无水FeSO4在450 ℃、不同氛围中的分解产物:
丙同学在450 ℃、空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m g,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无明显变化,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丁同学在450 ℃、氮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也是m g,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氯化钡溶液和品红溶液,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
(5)则m =_______ g,FeSO4固体在空气氛围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 . I.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CCl4溶液与汽油均不溶于水。
(1)装置A中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
(3)为防止过量氨气外逸,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E、F、G、H)。
Ⅱ.五氧化二氮(N2O5)是一种绿色硝化剂,在军用炸药、火箭推进剂、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常温下N2O5为白色固体,可溶于二氯甲烷(CH2Cl2)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高于室温时不稳定。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用臭氧(O3)氧化法制备N2O5,反应原理为。(已知常温常压下)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
(5)实验时,先将三口烧瓶C浸入_____(填字母编号)中,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随即关闭。一段时间后C中液体变为红棕色。然后打开活塞K,通过臭氧发生器向三口烧瓶中通入含有臭氧的氧气。
a.热水                    b.冰水                    c.自来水             d.饱和食盐水
(6)C中二氯甲烷(CH2Cl2)的作用是_____
(7)判断C中反应已结束的简单方法是_____
2024-05-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浓度过大时易发生分解爆炸。近来有学者发现使用复合法发生器进行消毒的水中含有中等毒性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是由于制备过程中未完全反应的原料液进入水体引起的。实验室模拟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反应工艺,探索反应温度对氯酸盐残留量的影响。实验原理:溶液(质量分数33.3%)与盐酸溶液(HCl质量分数)经计量泵按1∶1比例进入反应残液一同混合形成二氧化氯复合消毒液模拟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ⅰ.将溶液与盐酸溶液按1∶1比例加入烧瓶1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后通入高纯
ⅱ.反应90分钟,将5个口瓶内的液体和烧瓶内的反应残液一同倒入一个棕色广口瓶内,形成浓度均匀的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液;
ⅲ.分别在反应温度20℃、30℃、40℃、50℃、60℃、70℃、80℃、90℃重复上述过程;
ⅳ.测试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各组分浓度,收集整理数据。
(1)用来滴加反应液的仪器名称:______;为确保实验准确性,控制反应温度,发生装置选择的加热方式:______
(2)烧瓶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若已知所用盐酸的密度是,则盐酸的浓度是:____________
(4)通入高纯的作用:____________
(5)转化率及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可知,随反应温度的提高,氯酸盐残留量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改变反应时间,重复实验,产率随温度变化趋势均如图所示,不考虑有副反应发生,试分析90℃时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6)二氧化氯可氧化等金属离子,还可杀菌消毒,下列与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原理一致的是______
a.臭氧浴足盆       b.酒精消毒       c.明矾净水
2024-05-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高三下学期“三诊”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M=392g/mol](俗称莫尔盐)可溶于水,在100℃~110℃时分解。为探究其化学性质,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莫尔盐晶体加热时的分解产物。
(1)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知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

乙同学认为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可能含有SO3(g)、SO2(g)及N2(g)。为验证产物的存在,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2)乙同学的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H→_______→G。
(3)证明含有S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安全瓶H的作用是_______
Ⅱ.为测定硫酸亚铁铵晶体纯度,称取m g莫尔盐样品,配成500 mL溶液。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甲)方案一:取20.00 mL硫酸亚铁铵溶液用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三次滴定。

(乙)方案二:

请回答:
(4)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方案二中判断所加BaCl2溶液已足量的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
(6)若甲乙两同学实验操作都正确,但方案一的测定结果总是小于方案二,推测可能原因:_______
(7)乙方案测定出硫酸亚铁铵纯度为_______ (列出计算式即可)。
2024-05-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6 . 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I.为探究分解的催化效果,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1)通过观察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即可得出的催化效果的差异。有同学建议将改为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
II.测定
已知:,①称取纯草酸晶体,将草酸制成水溶液为待测液;②取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③用浓度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2)请写出滴定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消耗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

(4)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数据,求得___________,若由于操作不当,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滴定后有一气泡,引起实验结果_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其它操作均正确,滴定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引起实验结果_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2024-05-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Ⅰ.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490mL 0.25mol·L−1的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NaOH质量为___________g。
(2)在配制的过程中一定不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A.烧杯     B.药匙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E.锥形瓶       F.胶头滴管
(3)下列的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内原来存有少量的水未进行干燥
B. 称量固体时,所用砝码已生锈
C. NaOH固体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进行转移
D. 定容时仰视视刻度线
E.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Ⅱ.某学习小组为探究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时是否需要与水接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先打开K2,关闭K1,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先打开K1,关闭K2,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4)装置②是为了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所选试剂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浓H2SO4    B.饱和Na2CO3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5)从上述试剂中选择,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其作用为___________
(6)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认为: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据此推断他观察到的步骤1和步骤2的a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
(7)乙同学对此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同学的理由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8 . 将分别通入如图四种溶液中,现象及表现的性质均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褪色,表现氧化性
B.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又重新变红,表现还原性
C.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表现还原性和酸性
D.d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表现酸性
2024-05-05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1-溴丁烷可用于合成麻醉药盐酸丁卡因,也用于生产染料和香料,是稀有元素萃取的溶剂及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其制备如图(夹持装置略):

已知:ⅰ.(浓)
ⅱ.
ⅲ.(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时,若选用较浓的硫酸作为反应物,得到的产品会呈黄色,为除去颜色,最好选择下列的_______(填标号)溶液来洗涤产品。
A.四氯化碳       B.硫酸钠       C.氢氧化钠       D.亚硫酸钠
产品选择上述溶液洗涤后,还需要用蒸馏水洗涤一次,洗涤液与产品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
(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适量的水、饱和溶液、水洗涤、用无水干燥,蒸馏,得到最终产品。若投入正丁醇,得到产物,则1-溴丁烷的产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探究小组为研究1-溴丁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①对比ⅰ、ⅱ的实验现象,可得出卤代烃水解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②实验ⅲ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③为深入研究1-溴丁烷与溶液是否能发生消去反应,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探究(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加热圆底烧瓶一段时间后,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Ⅰ.甲同学认为不能依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判断A中发生消去反应,理由是_______
Ⅱ.乙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依据实验现象可判断是否发生消去反应,改进的方案是_______
10 . 某实验室利用反应合成硫酰氯(),并对和HClO的酸性强弱进行探究。已知的沸点为69.1℃,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HCl,100℃以上容易分解。实验室合成的原理:,反应会放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
(2)装置戊上方分液漏斗中最好选用__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饱和食盐水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盐酸
(3)装置乙和丁盛放的试剂均是_____(写名称)。
(4)装置丙放置在冰水浴中的原因是_____
(5)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选用下面的装置探究酸性:,其连接顺序为A→C→B→E→D→Fa'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能证明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为_____(已知:酸性大于)

2024-05-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六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