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某化学小组拟设计实验探究SO2与钙盐溶液的反应情况。
【文献资料】
①CaSO3是难溶于水、易溶于盐酸的白色固体;
②实验室用Na2SO3粉末和70%硫酸反应制备SO2
③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酸雾”。
【设计实验】
实验Ⅰ:探究二氧化硫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

(1)若气体从左至右流动,选择装置并排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发现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
①甲同学对白色沉淀成分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白色沉淀是CaSO3
假设2:白色沉淀是CaSO4
假设3:白色沉淀是CaSO4和CaSO3
②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白色沉淀是CaSO4,他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C中生成硫酸钙的原因是装置内O2氧化了SO2
排除装置内O2干扰采取的措施是:在启动B中反应之前,___________(填实验步骤),重新实验,C中无明显现象,所以SO2和CaCl2溶液不反应。
实验Ⅱ:探究SO2和Ca(ClO)2溶液的反应。
丁同学仅将上述实验C装置中氯化钙溶液换成漂白精溶液,进行实验时产生了大量白色沉淀。
(4)化学反应有两种情况。
①若SO2过量,则发生的反应为Ca(ClO)2+2SO2+2H2O=CaSO4↓+2HCl+H2SO4
②若SO2少量,则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C中SO2是否过量,戊同学取少量C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aHCO3溶液
b.品红溶液
c.AgNO3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2021-02-07更新 | 4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专题强化练1 有关气体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综合
2 . 已知,某同学认为钠和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他在实验室中选择如图所示的装置对钠与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依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为达到实验目的,题图装置的连接顺序为c→_______
(3)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好药品后打开弹簧夹,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点燃酒精灯。能说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该同学用稀盐酸与反应制备,向装置B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现与稀盐酸没有接触。由于稀盐酸已经用完,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可再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A 稀硝酸       B 溶液       C 苯       D
(5)若反应过程中足量,反应结束后,该同学对硬质玻璃管中生成的固体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生成的固体物质为
②生成的固体物质为和C的混合物
③生成的固体物质为的混合物
④生成的固体物质为和C的混合物
该同学报告给老师后,老师认为可以排除其中的3种情况,老师排除的理由是________
(6)该同学经过反思,认为上述实验设计中存在缺陷。该缺陷是___________
2020-09-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1章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方法帮
3 . 甲同学通过查询资料知道,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时,可得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氮气三种气体。该同学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生成并制取氮化镁 (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查阅文献得知:
①二氧化氮沸点为21.1   ℃、熔点为-11 ℃,一氧化氮沸点为-151 ℃、熔点为-164 ℃;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氮化镁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实验中先打开开关K,通过导管向装置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A→____________→E,确定还原产物中有二氧化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多次使用装置F,第二次使用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D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C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在A中开始反应时,马上点燃B处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发现B处的产品纯度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镁与硝酸反应时确实有氮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某化学小组同学发现“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室温下混和有Cl2生成,于是尝试在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Cl2
(1)若用次氯酸钙、浓盐酸为原料,利用如图装置制取Cl2.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甲同学想证明Cl2溶于水有酸性物质生成,将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适量水中,并加入NaHCO3粉末,观察有无色气泡产生。乙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对氯水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如图:

甲同学认为,“红色不褪去”不是因为氯水被稀释所致。乙同学持反对意见。为了证明甲同学错误,乙同学继续以下实验,请在横线上补充所加入的试剂和观察到的现象。
加入:_______,现象:_______

(4)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设计如图装置制备无水FeCl3

①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为_______(填字母)
a.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
b.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c.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d.用干燥的H2赶尽Cl2
e.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该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
2021-08-25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1.2.2 研究物质的程序(涉及氯气的实验室制备)-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小组采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探究其化学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药品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对装置C和E中的产物分析,可判断温度对Cl2与碱溶液反应的影响
C.装置D中的现象为溶液逐渐变成浅黄绿色
D.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吸收挥发出来的HCl
2021-07-14更新 | 62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2章第二节第2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课中)——课前、课中、课后同步专题精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0-21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6 .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Cl2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有7.3 g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总是小于3.55 g的原因是__
(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作用是_____,现象是_____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
③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
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______之间(填装置标号),装置中应放入_______(填试剂或用品名称)。
2020-09-17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2.2.1 氯气的性质(精练)-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4-15高一上·安徽淮北·期末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7 .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
(2)实验室可用装置E通过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若有6mol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总数为___
(3)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分别是:B__,D___。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B__,D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8 .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探究实验室中制备 Cl2的过程,为证明过程中有水蒸气和 HCl 挥发出来,同时证明Cl2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浓盐酸与足量的 MnO2反应制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①装置 B 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作用是_____,现象是_____
②装置 D 和E 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
③装置 F 的作用是_____
④写出装置G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020-05-02更新 | 49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人大附中朝阳学校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阶段练习化学化学试题(合格班)
9 .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备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装置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可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__(填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知,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
a.将气体通入水中
b.将气体通过装溴水的洗气瓶
c.将气体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020-04-11更新 | 545次组卷 | 3卷引用:课时1 乙烯——A学习区 夯实基础(人教版必修2)
10 . 石蜡油分解可产生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备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
(2)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其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可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_(填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