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探究pH对溶液的配制和保存的影响。
I.溶液的配制
分别溶于10mL蒸馏水或10mL稀硫酸,现象如下:
编号溶剂溶液性状
蒸馏水浅黄色澄清溶液;滴加1mol/L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无色澄清溶液;滴加1mol/LKSCN溶液微微变红
无色澄清溶液滴加1mol/LKSCN溶液微微变红
II.溶液的保存
将实验I中配制的三份溶液分别在空气中放置24小时后,记录如下。
编号溶液性状
橙色浑浊酸化后,浊液变澄清,再滴加1mol/LKSCN溶液后变深红
无色溶液滴加1mol/L的KSCN溶液后显浅红色
无色溶液滴加1mol/L的KSCN溶液后显红色,颜色比②略深
(1)①中的浑浊主要是FeO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生成过程_______
(2)该实验的初步结论:保存溶液的最佳pH是_______
(3)进一步探究pH对变质影响的原因。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滴加试剂时溶液体积和导电性变化可忽略)。向右池持续稳定通入氧气,待电流计示数稳定后:

i.向左池滴加浓硫酸至接近2mol/L,电流没有明显变化;
ii.向右池滴加等量浓硫酸,电流明显增大。
已知:电流增大表明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在该实验条件下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增强有关。
a.结合电极反应式分析ii中电流增大的原因_______
b.依据实验i和ii推断:③比②中更易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
c.按上述原理进行实验,证实①中更易变质的主要原因是的还原性增强,氧化速率加快,而与氧气性质变化关系不大。实验方案及预期现象是:向右池持续稳定通入氧气,待电流计示数稳定后,_______
2024-04-20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2 化学实验综合题(逐空突破)-【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2 .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时,试管口应高于试管底
B.加热时试管内生成黑色物质,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试管中发生化合反应
E.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F.试验结束后,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肥皂水
2024-02-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题多问
3 . 某小组探究镁与醋酸溶液反应的实质。
【实验】在常温水浴条件下进行实验Ⅰ~Ⅲ,记录生成气体的体积和溶液变化,如图1、2。
Ⅰ.取光亮的镁屑(过量)放入溶液中;
Ⅱ.取光亮的镁屑放入溶液()中;
Ⅲ.取光亮的镁屑放入溶液中。
【数据】

(1)起始阶段Ⅰ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Ⅱ起始溶液中约为___________(用“”表示)。
(3)起始阶段,导致Ⅱ和Ⅲ中气体生成速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基于溶液组成预测Ⅱ的气体生成速率快于Ⅲ的原因是能直接与反应。
验证:【实验Ⅳ】室温下,将一小段打磨光亮的镁条投入冰醋酸中,立即产生大量气体。
(4)选择冰醋酸的理由是___________
探究醋酸溶液中与反应的主要微粒。
【实验Ⅴ】与实验Ⅱ相同的条件和试剂用量,将溶液换成含混合溶液()。各时刻气体生成的瞬时速率()对比如下。
a.Ⅴ起始速率b.Ⅱ起始速率c.Ⅱ进行到时速率
2.12.30.8

(5)①将a~c时刻对应溶液中的粒子浓度进行排序:___________(用“>”或“=”连接表示,下同);___________
②结合a~c中微粒浓度的比值分析,中哪一因素对气体生成速率影响更大:___________
(6)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结论:
①镁与醋酸溶液反应时,均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反应产生气体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氯酸钾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某化学小组制取氯酸钾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I.制取氯酸钾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氯气和氢氧化钾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制得氯酸钾,若装置B中加热温度过低,所得主要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已知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从装置B所得溶液中提取氯酸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洗涤、干燥。

II.探究氯酸钾与碘化钾的反应
(4)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室温下,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1234
0.20mol·L-1KI/mL1.01.01.01.0
KClO3(s)/g0.100.100.100.10
6.0mol·L-1H2SO4/mL03.0x9.0
蒸馏水/mL9.06.05.00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滴加淀粉溶液无现象变蓝变蓝无现象
①3号试管实验中x的值为___________;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2号试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由该系列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氮氧化合物的研究为课题:
(1)氮氧化物(NO和NO2)是汽车尾气和化工生产中的常见大气污染物,NOX可以用NaClO2溶液转化为,向NaClO2溶液中加入硫酸,探究脱除率与初始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NaClO2溶液加入硫酸除去NO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pH=3.5比pH=5.5的脱除率低,甲同学认为①的反应从进行程度角度判断应为___________反应。
③乙同学认为硫酸不能用盐酸代替,请你用化学方程式来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活动小组同学决定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

①若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NO2能够被NH3还原,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甲同学认为装置B中可以和D放入同一物质,观点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若“错误”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
③乙同学发现此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画出补充装置并标注盛装药品名称___________
2023-11-0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为了探究硫酸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操作现象
常温下,在铁片中加入过量的浓硫酸没有明显现象
常温下,在铜片上加入过量的浓硫酸没有明显现象
在铜和过量30%H2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在铜和过量30%H2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蓝色,并产生气泡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改变一个条件,为使实验①中的反应持续发生,改变条件是___________
(2)为了引发实验②中的反应,宜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实验后,观察产物水溶液的颜色,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④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比较实验③和④可知,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H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向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沉淀M,用元素分析仪分析,M为铜的氧化物,提纯干燥后的M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12 g M完全分解为10 g CuO。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M能与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uI(碘化亚铜),在滤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写出M和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 . 化合物A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无色气体B高温下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X,在相同条件下体积增大到原来的1.5倍;无色气体G为单质,混合气体Z呈红棕色。
(1)化合物A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无色晶体A受热分解生成无色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F→Y过程中棕黑色固体溶解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白色固体E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2023-08-08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统测化学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___、②_____、③____、④_____
2023-07-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讲 物质的分类
9 . 某科研小组对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文献资料:
a.Cu(OH)2与OH-反应生成[Cu(OH)4]2-(蓝紫色)。
b.Cu2O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如:Cu2OCu+Cu2+
Ⅰ.探究NaOH在乙醛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5% CuSO4
溶液体积
10% NaOH
溶液的体积
振荡后现象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2 mL5滴浅蓝绿色沉淀仍然为浅蓝绿色沉淀
2 mL0.5 mL浅蓝色沉淀浅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5滴2 mL蓝色浊液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1)实验ⅰ中的浅蓝绿色沉淀的主要成份为Cu2(OH)2SO4,受热不易分解。写出生成Cu2(OH)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ⅰ、ⅱ、ⅲ中,实验___________的新制Cu(OH)2浊液与乙醛反应生成了Cu2O。
(3)为进一步探究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的本质,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加入试剂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3 mL H2O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3 mL 10% NaOH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① 由实验ⅳ的现象推测:实验ⅱ的黑色沉淀是___________
② 实验ⅴ能够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结合微粒符号解释),写出实验ⅴ中该微粒与乙醛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对“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异常现象的探究及产物的分离检验
(4)针对实验ⅲ、ⅴ中“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的异常现象,通过实验证明了“橙黄色”与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有关。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加热,无色溶液先变为亮黄色,逐渐加深为橙黄色。
(5)为分离实验ⅴ中砖红色物质,进行如下操作:取实验ⅴ反应后浊液,加入50%乙醇溶液,过滤,得到砖红色固体W,滤液放置24小时后,底部有几粒黄豆大小的黄色油状物质P。
① 文献表明:黄色油状物质P主要是乙醛在碱性条件下的聚合产物。在碱作用下,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CH3CH=CHCHO,CH3CH=CHCHO与乙醛继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终生成多烯醛聚合物。写出由乙醛生成多烯醛聚合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 为进一步确定砖红色固体W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取少量砖红色固体W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H2SO4,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紫红色固体。由实验现象能否得出该砖红色固体W是Cu2O,理由是___________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1)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04-13更新 | 717次组卷 | 1卷引用:05 常考题空5 工艺流程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