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1 道试题
1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会逐渐失活变为。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i.   
ii.   
   
iii.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
(1)探究的还原性
实验I.粉红色的溶液或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II.向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III.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Ⅲ得出结论: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
乙同学补充实验Ⅳ,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实验Ⅴ.

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使均降低,但_______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根据实验Ⅲ和Ⅳ推测氧化性:,设计实验证明:向Ⅴ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①结合数据解释能被氧化为而失活的原因:_______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的再生:___________
示例:
2024-06-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欲探究H2O2的氧化还原性:
(1)该同学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探究H2O2的氧化性可以选取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淀粉KI溶液(酸性)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Cl2 ④HNO3溶液
任选一个你所选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证明H2O2有氧化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继续探究:
资料: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①制备H2O2:将Na2O2溶于冰水中,产生少量气泡,得溶液A。
向A中加入过量稀H2SO4,得溶液B。
②检验H2O2:向溶液A、B中分别滴加适量KMnO4溶液。
Ⅰ.B中产生气泡,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A中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有棕褐色固体生成,产生大量气泡。推测固体可能含MnO2,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猜想:
猜想1.KMnO4,有氧化性,能被还原为MnO2
猜想2.Mn2+___________性,能与H2O2反应产生MnO2
猜想3……
③探究猜想2的合理性,并分析Ⅰ中没有产生棕褐色固体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序号实验试剂现象
i   a生成棕褐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
iib有少量气泡
iiiH2O2溶液有少量气泡
iii是ii和i的对照实验。
①X是___________
②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③取i中棕褐色固体,实验证明是MnO2
综上所述,H2O2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与反应对象的性质和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2024-01-31更新 | 32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会逐渐失活变为。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Ⅰ.       
Ⅱ.         
Ⅲ.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
(1)探究的还原性
实验Ⅰ   粉红色的溶液或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Ⅱ   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Ⅲ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Ⅲ得出结论:能被酸性溶液氧化。乙同学补充实验Ⅳ,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Co(Ⅱ)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使均降低,但___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①根据实验Ⅲ和Ⅳ推测氧化性:,设计实验证明:向Ⅴ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向Ⅴ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滴加溶液,加入催化剂,产生无色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
2023-09-0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探究含Cr元素的化合物间的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
i.含Cr元素的常见粒子: (橙色)、 (黄色)、CrO5(溶于水,蓝紫色,不稳定)、Cr3+(绿色)、Cr(OH)3(蓝灰色,难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强碱)、(亮绿色)。
ii.H2O2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分解速率快。
iii.在碱性环境中,O2不能氧化+3价铬元素。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2mL0.0125mol•L-1K2Cr2O7溶液
I先滴入稀硫酸至pH≈2,再滴入5滴5%H2O2溶液,振荡溶液橙色加深。滴入H2O2溶液后迅速变为蓝紫色,有气泡生成。稍后,无明显气泡时,溶液由蓝紫色完全变为绿色
继续缓慢滴入10滴2mol•L-1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又有气泡生成,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1)已知 (橙色)+H2O2 (黄色)+2H+。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中滴入稀硫酸后溶液橙色加深的原因:_____
(2)I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3)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又有气泡生成的原因是_____
(4)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预测有Cr(OH)3沉淀生成,但实验时未观察到。
提出假设:在碱性环境中,+3价铬元素被H2O2氧化。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取少量I中的绿色溶液,在滴入NaOH溶液前增加一步操作:______。然后滴入NaOH溶液,有蓝灰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NaOH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______色。
②乙同学进一步研究碱性环境对+3价铬元素的还原性或H2O2的氧化性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

右侧烧杯的溶液中,氧化剂是_____
开始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分别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i.向左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蓝灰色沉淀,继续缓慢滴入NaOH溶液,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电子从左向右运动),此时左侧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ii.向右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有微小气泡生成,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左侧无明显变化。此时原电池中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由上述实验,与H2O2与H2O2的氧化性强弱(填“>”或“<”):
酸性条件下, _____H2O2;碱性条件下, _____H2O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欲探究的氧化还原性:
资料:
制备:将溶于冰水中,产生少量气泡,得溶液A。将溶液A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过量稀,得溶液B。
检验:向溶液A、B中分别滴加适量溶液。
I.B中产生气泡,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A中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有棕褐色固体生成,产生大量气泡。推测固体可能含,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猜想:
(2)猜想1.有氧化性,能被还原为
猜想2.___________性,能与反应产生
猜想3……
(3)探究猜想2的合理性,并分析Ⅰ中没有产生棕褐色固体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序号实验试剂现象
ia生成棕褐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
iib有少量气泡
iii溶液有少量气泡
iii是ii和i的对照实验。
①X是___________
②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③取i中棕褐色固体,实验证明是
综上所述,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与反应的对象和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2024-01-1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过氧化氢水溶液是医药、卫生行业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某兴趣小组对过氧化氢(H2O2)氧化性和还原性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BaO2与稀硫酸反应可制得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2+H2SO4=BaSO4↓+H2O2
②H2O2在常温下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在加热或MnO2等催化剂作用下会迅速分解。
③H2O2在碱性条件下能与Mn2+反应生成棕褐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探究】
(1)制备H2O2:将BaO2溶于足量的冷稀硫酸中充分反应,经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含H2O2的溶液A。
(2)检验H2O2:取一定量的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
(3)探究H2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I.向一定量的KMnO4溶液中滴加溶液A,产生气泡,溶液紫色褪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其中H2O2_____剂。
Ⅱ.向一定量的FeSO4溶液中滴加溶液A,溶液变为棕黄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其中H2O2_____剂。
Ⅲ.该小组设计如表实验探究H2O2与Mn2+的反应。
序号实验溶液现象
iH2O2有少量气泡
iiH2O2+H2SO4有少量气泡
iiiH2O2+a生成棕褐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
①设计实验i的目的是_____
②试剂a应选_____
A.NaCl B.HCl C.NaOH D.KNO3
③取ii中生成的棕褐色固体,滴加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A. B.       C.       D.
(4)综上所述,H2O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与其它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以及溶液的_____性等因素有关。
2023-02-15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7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Ⅰ.从理论上分析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氧化
假设2:氧化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易与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氧化。查阅资料:;酸性条件下,能与反应生成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___________,则产物是
8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溶液的方法获得固体。已知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发生反应:。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略带黄色)固体
ⅱ、能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生成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
(1)实验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
(2)实验②中,观察到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实验③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实验③中选择KI溶液的依据是______(填字母)。
a.具有氧化性,KI具有还原性
b.具有还原性,KI具有氧化性
【反思评价】
(4)综合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实验①、②、③均可以证明固体X中含有;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③不能证明固体X中含有。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2023-11-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于制取SO2和验证SO2的性质。

已知:Fe3+具有一定氧化性。
(1)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框图内选择合适装置依次验证的漂白性、酸性、还原性,上述各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装置字母,还原性设计两个装置)。
(3)实验前必须鼓入N2,目的是_______
(4)装置F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化学式),分析F中产生白色沉淀原因_______
(5)实验中发现装置A中Na2SO3可能部分被氧化,现需测定Na2SO3的纯度:称取10.00g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的25.00mL溶液,与0.2000mol/L酸性KMnO4溶液发生以下反应:2MnO+5SO+6H+=2Mn2++5SO+3H2O,实验消耗KMnO4溶液20.00mL,以上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查阅资料知:“尾气”可用双碱脱硫法处理,其过程如图所示:

写出过程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023-08-30更新 | 4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研究小组探究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资料:为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酸。
Ⅰ.无外加酸碱时,实验如下。
实验ⅰ
实验ⅱ
(1)根据_____,可证实实验ⅰ中红褐色液体为胶体。
(2)已知黄褐色沉淀中有,还可能存在,设计实验证实_____。(填操作和现象)
(3)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无外加酸碱时反应结束后降低的原因_____
Ⅱ.外加酸碱条件下,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现象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再滴加溶液液体变为红褐色,立即产生大量气体,有液体喷出试管,最终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再滴加溶液溶液呈黄色,有少量气泡产生,静置无沉淀产生

(4)根据实验ⅲ,推测立即产生大量气体的原因。
猜想一:催化分解。
猜想二:_____
设计实验_____,证实猜想一不是立即产生大量气体的主要原因。
(5)是产生氧气的主要微粒。请结合反应机理分析酸性条件下产生气体少的原因_____
主要反应机理:
(的水解)
注:代表的化合价为+3
(6)已知体系在废水净化中,具有一般化学氧化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是由于有强氧化性,根据以上实验探究,配制该体系最好控制在_____条件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