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风绪小组探究的相关性质。
(1)对于和水反应放出氧气的现象,他们推测,可能和有关。通过实验发现,用冷水时,该反应放出气体的速率相对慢,而换用热水相对快。从而推测可能是在水中反应生成了,后分解。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借助资料和实验,发现可以通过溶于冷水制备少量的。使用冷水的原因是_______
②为验证资料的真实性,他们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酸性溶液,发现产生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
(2)在有同学做实验时,还观察到了棕褐色沉淀,他们推测是。猜测可能是发生了反应。为验证猜想以及探究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先向沉淀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观察到有_______气体产生,发生反应_______。证明了猜想正确。
②后续得知,同学在制酸性溶液时,加入的硫酸的量不一样。推测可能是浓度不同造成的。于是,他们改用有溶液滴入溶液中,仅观察到了_______沉淀,并证明是,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3)在反应时,表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和_______有关。
2022-08-17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第三届学科素养知识竞赛(高中组)化学试题
2 . 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NaCl相似,有毒。它在工业上可作染料、助染剂,医药上能用作器碱消毒剂、防腐剂等。
已知:①NaNO2有强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硝酸根离子;
③亚硝酸是弱酸,很不稳定,易分解为NO2、NO和水。
某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取较纯净的NaNO2
反应原理为:2NO+Na2O2=2NaNO2

回答下列问题:
(1)乙装置的仪器名称是____,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
(2)甲中滴入稀硝酸前需先通入N2,原因是____
(3)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反应过程中观察到丙中的现象为___
(5)丁中酸性KMnO4的作用是____
(6)设计实验证明丙装置有NaNO2生成____(写出操作、试剂和现象)。
2022-07-12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生10月测试化学试题
3 . 有试验装置如图,将Mg放在导热性良好的惰性金属片上置于C管中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为:先关闭K,使A管中反应进行,加热玻璃管C,可观察到C管中发出耀眼的白光,管壁上附有淡黄色物质。实验完成后将C管中固体全部加入盐酸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B为橡胶气胆。

(1)C管中的Mg应放在不锈钢垫片上而不能直接接触管壁,这是因为_______
(2)停止实验时,先打开K,再停止滴加浓硫酸并熄灭酒精灯。橡胶气胆B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
(3)C中全部反应产物有_______
(4)检验气密性并盛放药品后,实验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
2021-08-2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高中一年级试题
4 . 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它是一种常用化学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水的形成与保存:
①将氯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氯水,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氯水的成分有_______
③氯水应保存在_______试剂瓶中;其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下列问题:
①氯水具有酸性:_______
②氯水的漂白性是次氯酸所致:_______
2021-08-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题(B组)
5 . 某试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___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
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
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___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空瓷舟质量m0/g瓷舟与钙的质量m1/g瓷舟与产物的质量m2/g
14.8015.0815.15
①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___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___
2021-08-2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题(A组)
6 . 氮化硼(BN) 是一种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可用于制火箭喷嘴、燃料室的内衬。已知BN为白色难溶固体,不与 一般酸碱(HF除外)反应; B2O3易溶于水,熔点723 K,熔融时为玻璃状。实验室中可利用B2O3与NH3在高温下反应制得:B2O3+ 2NH32BN + 3H2O
实验时,称取适量B2O3和Ca3(PO4)2 (作为填料,它可降低B2O3熔体的黏度),用研钵将其研磨并混合均匀后转入瓷舟中,放入管式炉反应管的中部。按图所示接好装置,检查系统气密性良好后,接通管式炉电源加热升温,打开氨气钢瓶的阀门,控制温度在1100 K反应一定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图中,a瓶和b瓶应分别装入什么试剂?各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查整个反应系统的气密性?__________
(3)实验中,选择填料的原则是什么?若不加填料,实验会有什么不良后果?_____________
2021-08-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0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7 . 山东省率先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四级数据覆盖与共享。某科研小组测定空气中SO2含量的过程如下:
已知:品红能溶于乙醇等溶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向品红水溶液中通入足量SO2,现象是___。经查阅资料知,不是SO2导致上述现象,验证该结论可使用的试剂是___
(2)用如图所示装置检测空气中SO2的含量。

①配制1000mL5×10-3mol•L-1的碘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
②将配制的溶液稀释10倍,量取5mL注入试管,加入2-3滴淀粉溶液,慢慢抽气,观察到溶液中___(填实验现象)时,停止抽气,记录抽气次数n。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③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含量为0.02mg•L-1。若每次抽空气100mL(标准状况),则n至少为__次,才符合标准。抽气时应慢慢抽拉活塞,若抽拉过快,会造成测定结果__(偏大、偏小、无影响)。
8 .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溶液;加热时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
9 . 文献记载,铁粉在稀硝酸中会放出氢气。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实验I. 室温下 (20℃), 在恒压密闭容器内放入过量铁粉和 2.0 mL 0.5 mol·L–1 HNO3,立即有气体生成。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几乎无色,收集到无色气体 6.0 mL。将该气体通入有空气的试管,无明显变化。点燃气体,有尖锐爆鸣声,试管壁出现液滴。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得到灰绿色沉淀。煮沸时,蒸气略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气体产物为氢气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 写出铁粉与 0.5 mol·L–1 硝酸反应时还原反应的半反应方程式。① 2H+ + 2e = H2↑; ②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对产生氢气的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 1:该浓度的硝酸中 H+的氧化性大于NO3-
假设 2: H+的还原速率大于NO3-的还原速率;
I. 验证假设 1:用____(Cu或Mg)粉与_____ 硝酸反应,说明假设1不成立。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验证假设 2: 改变条件重复实验 I,结果如下(气体成分和溶液成分检验的现象与实验 I 相似)。
序号金属状态反应温度实验现象
a铁粉40℃溶液略带黄色,气体 3.4 mL。
b铁粉60℃黄色溶液,气体 2.6 mL。
①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假设2是否成立?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分析温度对铁粉与硝酸反应生成氢气体积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用 3 mol·L–1 HNO3与过量铁粉反应, 有无色气体生成, 溶液变为深棕色。气体接触空气显红棕色,不可燃。 根据以上结论解释生成还原产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金属与硝酸生成氢气,需要控制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如图所示,“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1、K2)关闭好,目的何在?____
(2)试管I内的试剂X是__时,打开活塞K1、K2,加热试管Ⅲ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____
(3)试管I内试剂为CO2饱和水溶液时,其他操作同(2),通过____的现象,可以证明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且放出O2
(4)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机理也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__Na2O2+____C18O2+____H218O→____
2017-08-15更新 | 109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七届“小科学家摇篮杯”竞赛化学试题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