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同学们探究不同金属和浓硫酸的反应。向三等份浓硫酸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不同金属片,加热,用生成气体进行下表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金属为铜金属为锌金属为铝
点燃不燃烧燃烧燃烧
通入酸性溶液褪色褪色褪色
通入溶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出现黑色沉淀
通入品红溶液褪色褪色不褪色
已知:(CuS为黑色固体);可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铜片的实验中,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气体是
B.加入铝片的实验中,燃烧现象能证明生成气体中一定含
C.加入锌片的实验中,生成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D.金属与浓硫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
2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三种价态()疏元素间的相互转化。可以选用的试剂有:①水溶液、②浓硫酸、③稀硫酸、④溶液、⑤溶液、⑥氯水(浅黄绿色)、⑦铜片、⑧稀盐酸、⑨溶液。
实验序号预期的价态转化选择的试剂
(填入试剂编号)
实验现象
1④⑥
2i___________ii___________
3①⑤出现浑浊
4④⑤无明显现象
5iii___________
(1)补全实验表格i 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iii ___________
(2)实验5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1中的转化,甲同学设计实验a: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过量稀盐酸,再加足量溶液,观察现象。
①实验a的目的是通过检验___________,证明转化得以实现。
②加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还需要补充实验b:取等量的溶液,向其中先加过量稀盐酸,再加足量溶液,观察现象。
③补充实验b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综合实验a和b,实验1中转化得以实现的证据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分析实验3和实验4现象不同的原因,在实验4中又添加了一种试剂___________(填试剂编号),出现浑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4-05-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试题
3 . 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I.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mL浓硝酸,集气瓶c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浓硝酸稀释后加入具支试管再与铜片反应,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c中仍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时向集气瓶c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后集气瓶c中逐渐充满无色溶液,请写出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后集气瓶c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标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问题讨论
(5)用等质量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此有两种看法:
①两者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浓度差异引起的。
②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你认为上述看法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若是①合理,说明理由,若是②合理,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4 . 已知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M=392g/mol](俗称莫尔盐)可溶于水,在100℃~110℃时分解。为探究其化学性质,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莫尔盐晶体加热时的分解产物。
(1)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知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

乙同学认为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可能含有SO3(g)、SO2(g)及N2(g)。为验证产物的存在,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2)乙同学的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H→_______→G。
(3)证明含有S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安全瓶H的作用是_______
Ⅱ.为测定硫酸亚铁铵晶体纯度,称取m g莫尔盐样品,配成500 mL溶液。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甲)方案一:取20.00 mL硫酸亚铁铵溶液用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三次滴定。

(乙)方案二:

请回答:
(4)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方案二中判断所加BaCl2溶液已足量的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
(6)若甲乙两同学实验操作都正确,但方案一的测定结果总是小于方案二,推测可能原因:_______
(7)乙方案测定出硫酸亚铁铵纯度为_______ (列出计算式即可)。
2024-05-1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验室用浓硫酸与铜丝加热生成的制备少量并检验性质。

Ⅰ.生成并检验性质
操作及现象:点燃酒精灯,试管ⅰ中有白雾生成,铜丝表面产生气泡;试管ⅱ中溶液红色褪去,试管ⅲ中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将铜丝抽离硫酸并停止加热。
(1)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ⅱ中现象说明具有______作用。
(3)若将试管ⅲ与试管ⅱ位置互换,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能否作为是酸性氧化物的证据?说明理由:______
Ⅱ.制备并检验性质
(4)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进行实验:

①A中溶液褪色,说明具有______性。
②B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C中无明显现象,甲同学通过检测的生成证明发生反应:取1mL C中溶液于试管中,______(填试剂、操作和现象)。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没有排除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______
综合甲、乙同学的实验可知,能将氧化。
6 . 某小组从电极反应的角度研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1)实验室以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氧化反应为,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
(2)当氯气不再逸出时,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和盐酸.小组同学分析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的氧化性和-的还原性均减弱,为此进行探究.
实验任务探究离子浓度对氧化性的影响
提出猜想
猜想a:随减小,的氧化性减弱.
猜想b:随增大,的氧化性减弱.
查阅资料电极电势是表征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物理量.电极电势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电极电势越小,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验证猜想用溶液、溶液和蒸馏水配制混合液(溶液总体积相同),将电极置于混合液中测定其电极电势,进行表中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电极电势/V
120200
2mn10
3201010
①根据实验1和2的结果,猜想a成立.补充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1和3的结果,猜想b成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用电极电势关系表示).
探究结果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和盐酸的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减小、增大,氧化性减弱.
③根据上述探究结果,小组同学作出如下推断:随增大,还原性增强.
实验验证:在固液混合物A中加入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加热.证明推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3)根据电化学的相关知识,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电解池装置,成功实现了铜与稀硫酸制氢气.

图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亚硝酸钠()常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常用NO和过氧化钠反应制得。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浓硝酸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试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观察到F中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经检验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写出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发现装置A中浓硝酸有剩余,溶液呈绿色,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猜想。
查阅资料:
ⅰ.溶于稀硝酸会反应:而溶于浓硝酸不反应,使溶液呈黄色;
ⅱ.与水反应时会有部分发生反应:是弱酸,无色,不稳定。
ⅲ.离子颜色为绿色。
猜想1:溶于浓硝酸,与蓝色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
猜想2:电离出的结合为(绿色)。
①向浓硝酸中通入,溶液呈黄色,加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后呈绿色,证实猜想1合理。
②研究猜想2是否为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实验如下。

a.证明溶液A中含有的证据是___________
b.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硝酸,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猜想2不是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8 . 某小组用如下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并探究的性质。

(1)制备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a中控制生成多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反应后a中若溶液颜色无色,试管底部有灰白色固体,确定产物中有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b用于探究的性质。
①b中为___________溶液时,可证明有漂白性。
②b中为和淀粉混合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可证明有还原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b中为溶液时,反应后在溶液中可检验出,说明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④b中为溶液时,出现淡黄色沉淀,迅速变为黄色溶液,经查阅资料黄色为多硫离子的颜色,出现淡黄色沉淀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随着反应进行,又出现淡黄色沉淀,溶液黄色消失,这是由于溶液中的与过量又继续反应了,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资料:能与S反应生成与酸反应生成S和)。
(4)c用于吸收尾气,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溶液
2024-05-2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Ⅰ、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_____
(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__________→___________→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证明NH3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Ⅱ、试管中装有某未知A溶液,装置密闭,操作过程中未见气球中有颜色变化(如下图)
(5)无色A溶液加热后变红,停止加热后溶液又变成无色,则A溶液是___________
(6)红色A溶液加热后变成无色,停止加热后溶液又变红色,则A溶液是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题
10 . 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的氧化性强弱(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省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遇淀粉溶液变蓝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再将导管插入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然后夹紧
Ⅱ.打开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盐酸后关闭活塞,给加热;
Ⅲ.当中的溶液变为黄色时,停止加热,夹紧
Ⅳ.打开活塞,将少量中溶液滴入中,关闭活塞
(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浸有溶液的棉花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中溶液变黄说明氧化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为探究的氧化性强弱,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并检测中黄色溶液和中混合溶液中的部分微粒,结果如表所示(忽略空气中的影响)。


中部分微粒

中部分微粒

既有又有

①检验中黄色溶液中含有的试剂是______
②进一步检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
③能证明该实验条件下氧化性的有______(填“甲”“乙”或“丙”)。不能证明的请说明理由: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