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汉初,齐鲁是受《诗》《春秋》等五经影响最主要的地区。汉武帝时期设置五经博士,天下的年轻人都以读(五)经为务,私学盛行、学校林立,五经影响到全国。这主要因为(     
A.儒学自身的调整B.政治统治思想的转变
C.选官制度的变化D.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2024-04-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少日本学者认为,“科学”一词率先诞生于日本,它乃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学者用于翻译英语词汇“science”的产物。“科学”在日本诞生后不久便被引进到中国。

材料二   《四库全书》中“科学”一词的使用举例

出处相关表述调又
【唐】罗襄(仓部柏郎中墓志铭》近代科学之家有袖氏仓部,府君讳宗回字,圣祖士良忠州司马,父酷毛诗博士,赠国子司业,君踵父学开元礼科举、学问
【明】唐顺之编《稗躕.广科学以弹盗》故圣朝广开科学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贼盗奸究科举之学
乾隆五十五(1790年)(钦定千叟宴诗》臣(西方传教士那永福)所栖六城环以地中海,高墉架海横天梯,人有医、治、教、道四科学,物有金刚、珊瑚、哆罗珠、象犀分科之学

材料三   康有为在编辑《日本书目志》(1896年成书)时,提及《科学入门》和《科学之原理》这两本含有“科学”字样的图书。“科学”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即狭义上的“science。康有为乃迄今已知第一个在文章中征引了日语“科学”一词之人。

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刊发了一篇题为《论太平洋之未来与日本国策》的文章,其中两度使用“科学”一词,但这篇文章是对日文报刊的译述。

同年,王国维在为樊炳清译《东洋史要》作“序”时写道:“自近世历史为一科学,故事实之间,不可无系统。抑无论何学,苟无系统之智识者,不可谓之科学。”

材料四   “科学”一词在清末中国传播的重要事件

事件概况
杜亚泉创办(亚泉杂志》1900年,杜亚泉在上海创办的《亚泉杂志》刊登的论文和广告中经常出现“科学”一词
严复翻译《原富》1900年,严复翻译(原富》(国富论)时频繁使用“科学”一词,且《原富》译文中的“科学”明显是“science”的对译
上海“科学仪器馆”的创建及其所属的(科学世界》杂志的发行1901年,钟观光等人合资在上海创办“科学仪器馆”,主要销售从日本进口的科学仪器和实验药品。19033月,“科学仪器馆”创办了《科学世界》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份冠以“科学”之.名的杂志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周程《“科学”的起源及其在清末的传播与发展》

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024-05-3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3 . 1865 年前后,六十余岁的斌椿作诗写道:“卫公(指美国使节卫廉士)来京师,赠我《联邦制》。才士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著书讲文艺。初如井底蛙,开编犹愤愤。书云地形方,主静明其义。岂知圆如球,昼夜如斯逝。”该诗可用于说明,当时(     
A.列强对华文化输出成效显著B.欧美对华利益争夺日趋激烈
C.传统知识分子出现转型迹象D.美国企图对华移植美式政体
4 . 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小土地私有者,也有手工业者和农民。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
C.教育垄断局面被打破D.中央集权已经确立
5 . 《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刊物,影响了恢弘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卷第1号(1919年9月出刊,主编陈独秀)目录:

《敬告青年》

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

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高一涵

《妇人观》

陈独秀(译)

《春潮》

陈嘏(译)

《现代文明史》

陈独秀(译)

《青年论》

(译)

《艰苦力行之成功者:卡内基传》

彭德尊

《国外大记事》《国内大记事》《通信》《世界说苑》

第6卷第5号(1919年9月出刊,主编李大钊)目录:

《马克思学说》

顾兆熊

《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下)

起明译

《药》

鲁迅

《诗》

胡适、陈衡哲

《马克思研究》

含陈启修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贞操问题》、源泉的《马克思唯物史观》和《马克思奋斗的生涯》

《马克思传略》

刘秉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

李大钊

《巴枯宁传略》

克水

《老子的政治哲学》

高一涵

《随感录》

唐俟、张赤

——倪延年《〈新青年>杂志三次转变与共产党新闻事业起源标志》


(1)两则目录中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诉求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化?
(2)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对中国民主革命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11-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0次组卷 | 89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7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两种生活现象的表述。
生活现象解读
《诗》曰:无酒酤我《诗》据承平之世,酒酤在官,和旨便人,可以相御也
《论语》曰:酤酒不食《论语》孔子当周衰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是以疑而弗食
据此可知,孔子时代(     
A.礼崩乐坏的影响加深B.以农为本观念逐渐盛行
C.民营手工业地位上升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北宋时期部分文士卖诗文赚钱养家现象的记载。这反映了宋代(       
文士地区事件记载
张寿山人汴京自言“某乃于都下三十馀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
许洞苏州曾卖诗还酒债:“许洞以文辞称于吴尤遂《左氏春秋》,嗜酒,尝从酒家贷饮。一日,大写壁作歌数百言,乡人竟来观之,售数倍,乃尽捐其所负”
吕川扬州“卖诗于市,句有可采者”
A.抑商政策废除B.商品经济发展
C.诗文创作繁荣D.文士地位低下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植七步成诗”最早见于南朝《世说新语》)曹丕命曹植七步成诗的方式,自然让我们想起相关的佛教故事。……(当时诸多汉译佛典)都不约而同地说佛祖诞生时,自行七步而颂16字自赞偈。……《七步诗》关键词在“煮豆”,但以此为诗,最早亦似出于汉译佛典,它描述的本是鬼卒(用铁釜在地狱)拷治罪人的场景。

——李小荣《<七步诗>生成流播过程中的佛教因素》

材料二   南宋时期,朝廷开始否定曹魏正统。有利于污蔑曹氏父子的故事和诗作大行其道,亦不足为怪,《七步诗》开始为一些《曹植集》收录,亦在此时。加之民间流传的三国话本逐步成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编自宋战利《<七步诗>托名曹植考》

材料三   明中期徽州新安商人程春宇编写的《士商类要》共四卷,第一、二卷主要记载明代各城市间的100条主要水陆商路,北起辽东,南达福建、广东,东起上海、山东,西至陕西、宁夏。其中徽州13条,杭州8条,苏州7条,芜湖7条,南京6条,扬州5条。第二卷的后半部分,附戴《客商规略》《船脚总论》《为客十要》《买卖机关》《贸易赋》等有关市场营销的基本常识。《为客十要》称(为商之人)要持“中和”之道,“凡待人,必须和颜悦色,不得暴露骄奢。年老务宜尊敬,幼辈不可欺凌。”《贸易赋》称“贸易之道,勤俭为先,谨言为本。”“凡在外,弦楼歌馆之家,不可月底潜行,遇人适与酌杯,不可夜饮过度。”《买卖机关》称(为商之人)“是官当敬……凡见官长,须要起立引避,盖尝为卑为降,实吾民之职分也。”

——摘编自姜晓萍《<士商类要>与明代商业社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步诗故事的产生与流传反映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代商品经济的时代特征。
2023-07-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后,魏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无为”乃是“非治之而不治,乃不治以治之也”,如同《易》《诗》一样,是“诗人之所发愤”“作者之所忧患”,主张“革虚而之实”。这反映出魏源(     
A.肯定体用之道中“中学”的价值B.肯定了人与自然争胜的必然性
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忧患意识D.根植于传统文化探求救亡之道
2023-07-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