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刘恕应诏试讲经,“先列注疏,次引先儒异说,末乃断以己意。……擢为第一”,这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贾边“舍注疏立异论”被黜的状况已大为不同。“断以己意”已受到了官方的公开肯定,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仁宗时期(       

A.官员选拔取决于个人喜好B.注重对儒家经句的整理
C.推崇标新立异的学术理论D.儒学复兴运动成效显著
2 . 1924年,蔡和森在《社会进化史》中提出,“这种宗法的大家庭,简直统御中国有史以来的家族生活……完全是建筑在农业的经济基础上面。”在分析中国的村落集产制情况时,认为遍布各地的“张家村”“李家村”等村落上还残存着原始母权氏族共产社会的痕迹。这一分析(       
A.促使了思想界认清早期社会发展脉络B.消除了对中国社会进化认识上的分歧
C.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影响D.完善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理论体系
3 . 新华社评论某历史事件:“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大批亚非国家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新华社评论的事件使中国(     
A.成为世界进步力量的代表B.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会
C.外交政策开始走向了成熟D.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4 . 东亚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在这个地区产生的中华帝国在人类历史 上曾经有过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不仅影响过去,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未来。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殊方异物,四面而至”。《汉书·地理志》有“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贡见”的记载,说明汉朝已经与日本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了。孔子认为,外交关系就是向外示范中国国内体现于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相同原则。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中国向周边辐射的儒家文明板块,对周边“蛮夷”之国的文明进程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东亚外交圈。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家间的交往多在相邻的国家间进行,打上区域交往的烙印。

——摘编自邹近《张骞传说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与东亚国家外交关系更加成熟、稳定,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制。相互派遣使节,是双方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有时候使节团的规模庞大,少则几 十人,多则几百人,蔚为壮观。朝鲜每年定期向中国派遣使者,国王接受中国册封,使用中国的文字,奉中国正朔,成为中华传统世界藩属国的典型代表。日本向明朝派遣了使者,被永乐帝授予“日本国王之印”与准许来华的勘合贸易。勘合贸易促进了明朝与日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茶器、书籍等大量输入日本,加速了日本国内文化发展。

——摘编自陈奉林《古代东亚外交圈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三   中国一直是主导东亚国际秩序的国家,按照东方国家的文化模式建立了一 套国际秩序与规范,即“天朝礼制体系”。中国一脉相承的对外关系史,铸就了睦邻 友好的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而不霸的民族风范。这种独特的民族风范具有 三大基本特征:“止戈为武、兼容开放、协和万邦。”

——摘编自陈奉林《古代东亚外交圈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外交圈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请列举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东亚国家外交关系的表现。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亚外交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记载,宋代开封每日“有生鱼数千担”运入;“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上市,动即百数”;粮食“用太平车或骡马驮之,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在临安“细民所食,每日城内外不下一二千余石,皆需之铺家”。于是,仅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米市三四十家”。这些记载可用于说明,宋代(     
A.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瓦解推动商业繁荣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逐渐松弛
C.商品经济发展提高了社会商品化程度D.区域之间商品贸易趋向频繁
2024-01-30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固始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宋代岁入钱物统计。据此分析,宋代(     

天禧五年(1021)嘉佑年间(1056-1064)元佑元年(1086)
钱(贯)2653万3682万4848万
谷物(石)2983万2694万2445万
布帛(匹)1455.8万874.55万151万
绵(两)1899万

A.商品经济繁荣B.铜钱流通全国C.封建剥削繁重D.农业持续发展
7 . 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言中写道: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即叮咛)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据此可知,该农书(     
A.完善了古代的农本思想B.恪守求真务实的精神
C.是北方民族融合的反映D.描绘了农民安居乐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我国“一五”期间实施的工业化战略,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化模式相比,则是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的工业化。据此可知,我国的工业化模式(     
A.实现了工业化模式的创新B.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平衡发展
C.有利于集中力量发展工业D.旨在提高国有工业领导地位
2024-01-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1917—1920年国内期刊“青岛”相关报道频次。据此分析,青岛成为舆论的焦点(     
年份报道次数
青岛胶州胶澳合计
1917年3010040
1918年303033
1919年94196119
1920年343037
A.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B.促使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C.提升了城市的传播力D.唤醒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2024-01-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16年,袁世凯倒行逆施当了皇帝,但是,只当了83天,就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中倒台并且一命鸣呼。1917年,张勋复辟寿命更短,只不过12天。这反映了当时(     
A.军阀混战和割据频发B.封建专制毒瘤已被铲除
C.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4-01-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