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常说,宋朝“积贫积弱”。其实,北宋的人力超过唐朝,物力和财力、政府财政收入更大大多于唐朝。但丰厚的财政收入难以负荷冗兵、冗官等支出,而横征暴敛又加重了民贫,这就是积贫。军事无非是客观的实力加之以主观的实力运用。宋朝的综合国力无疑强于辽朝、西夏、金朝等,但因各种因素,实力的运用水平却是劣等的,这就是积弱。宋朝消极接受中唐、五代的教训,着重于推行保守的文官政治,实行崇文抑武,其军制是以牺牲军事效能,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地位和素质为代价。宋朝继承自中唐以降丧失养马区的现实,缺乏马源,不重视骑兵的建设,而古代的骑兵犹如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坦克部队,主要以步兵对抗辽朝、西夏、金朝和蒙古的骑兵,就处于弱势。加之自北宋建立不久,就逐渐形成“守内虚外”、消极防御等军事传统,故其武力一直不振,整个时代的尚武精神沦落。逐步实行文臣统兵和宦官统兵,降至北宋末,举朝竟无折冲御侮之将。宋朝的治理有得分的方面,也有失分的方面。

——摘编自王曾瑜《正确评价宋朝的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朝治理“得”与“失”的认识。
2023-12-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北京是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下四幅图片见证了近代北京的历史。观察图片后,完成相关问题。

(1)依次说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怎样认识这段历史。
(2)请你选择其中一幅图片,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设计一个解说词。(要求:所写内容包括历史背景、简要过程和主要影响)。
2023-04-0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愿罢盐、铁、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部分)历史学家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人物

评价

(清)赵翼

“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认为孝文帝一味学习汉族制度礼仪,以文治国,丢弃了鲜卑族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国势由盛而衰。

吕思勉

鲜卑无法永远凭借武力和汉族相持,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钱穆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白寿彝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通过汲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中,其工作重心有四次大转移:第一次为1921年到1949年的“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第二次为1949年到1978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巩固政权为中心”;第三次为1978年到2012年的“以经济建设为纲,以脱贫致富为中心”;第四次为2012年至今的“以民族复兴为纲,以信仰、精神、伦理、秩序、规则重建为中心。”

——摘自《济南大学学报》20221


根据材料,任选一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赞成或不赞成材料中的观点均可,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看法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成理。)
2022-03-19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刘锡鸿与郭嵩焘对于洋务运动的观点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2021-03-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东魏)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材料二   对改革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改革不适合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消极的汉化”,“是要用儒家的礼教代替一切”,是政治危机的开端。另一种观点认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贡献。


(1)根据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推动了洛阳城的振兴?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在位期间的重要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谈谈两种观点分歧所在并谈谈你对这场改革的认识
8 . 《西行漫记》又被译作《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完成的报告文学作品。真诚而全面地阐释了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物和经历,是讲述“中国故事”的经典范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色中国”采访片段

苏区采访提纲见闻语言描写
“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南京却不这么看,孰是孰非?”苏区陕北解放区的苏维埃是一个“工农政府”,经济改革措施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特权阶级、取消苛捐杂税、取消高利贷。由于民主制度的实行,“农村无产阶级”的民主专政。是农民们第一感受到了民主选举的公平公正,真正参与到政治中去。
毛泽东,南京统计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毛泽东毛泽东作为一位掌握共产党党、政、军政策大权的中共政治局委员,吃穿用度都与普通红军战士一样。毛泽东本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当时很多同学都选择去巴黎求学,接受国外的先进思想,但毛泽东却认为他对于中国还不够了解,因此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而留在中国。
南京方面称红军不过是一只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
纽约时报的记者哈里德·阿本德则认为,红军只不过盗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符号,农民群众之所以接受“共产主义者”的鼓动,只是因为不堪国民党的压迫与暴政。
农民一位农民说“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当然要红军。我的一个儿子就在红军里,是我自己把他送去的。白军来了要粮食,从来不说一句付钱的话。”事实上,除了参加红军的男人,剩下的小脚妇女、儿童、老人也都自愿加入到春耕的队列中来,帮助除草或积肥等辅助工作。
红军战士红军战士说“这里的工作值得干。穷人的军队在为被压迫打仗,你说是不是?”在中共苏区的生活中,我(斯诺)一次都没有见到过红军战士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争吵或是打架,年轻人总是喜欢打架,但他们却从没有过。
提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内外政策共产党愿意停止内战,与国民党政府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在与毛泽东的谈话中(斯诺)了解到:日本帝国主义所实施的大陆政策和海上政策不仅针对中国,也是针对在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和苏俄的各个国家。因此,共产党政府希望其他国家能够积极帮助中国抵抗侵略和征服,这也是全世界的利益所在。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斯诺“红色中国”采访的意义。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1)根据材料一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立宪政体在中国不能真正建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
2020-10-12更新 | 84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20年山东卷)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行走的少年

人物简介
詹天佑
(1861—1919)
1872年,作为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出国学习。1878年, 考入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震惊中外。
邹容
(1885—1905)
1902年,自费赴日留学,开始撰写《革命军》。1903年5月《革命军》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
周恩来
(1898—1976)
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少年时先后在东北、天津等地求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了五四运动,组织成立觉悟社。1920—1924年在法国等国勤工俭学,期间积极在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08-01更新 | 1957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