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伟大觉醒”文物史料展

2019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策划举办了“伟大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厅。

展厅名称展出文物(部分)文物简介
第一展厅“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宋渔父被刺记》记述宋教仁被刺事件的书籍
《南北大战报》报道“二次革命”的报纸
上海民间团体印发的通告揭露“二十一条”,要求抵制日货
《青年杂志》创刊号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日警逮捕留学生纪略》记述1918年留日学生为反对签订中日军事协定而发起的大规模请愿运动的书籍
第二展厅“反帝爱国之大风雷”《五七》日刊北京学生为扩大宣传而自费出版的刊物
《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191964日发刊,呼吁“唤醒农工商各界,共做救国的事业”
《上海罢市实录》反映五四运动中上海商人罢市的书籍
《卖国贼之二曹汝霖》揭露曹汝霖卖国行为的反面人物传记
《天津中等以上男女学校学生短期停课宣言书》191910月天津民众抗议北洋政府出卖山东主权运动中,周恩来起草的油印通告
第三展厅“开天辟地之大事变”《曙光》《新人》反映五四运动后新思潮涌现、诸多学说流派争鸣的刊物
《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唯物史观解说》《共产党宣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翻译出版
《共产党》月刊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11月创办的半公开性理论刊物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中的14则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依据材料和所学,阐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什么要举办这次展览。
(3)选择一个展厅,依据文物和所学,为该展厅撰写一份解说词。
2 . 现代化的探索和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随时代背景的改变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
历史时期主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12月,中共中央批发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特别强调:“实现国家社会主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设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可见,在中国共产党当时的认识中.“工业化”主导并决定看“现代化”。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特别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日后广为人知的“四个现代化”大体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土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编自刘洪森李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现代化”话语内涵的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4-05-3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个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②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产粮区已连为一体
③主要产粮区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附近
④北方发展主要得益于自然环境非常优越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5-0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4 . 下表为1949—1953年中国城乡人口统计表,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城镇人口乡村人口
总数(万人)所占比例(%)总数(万人)所占比例(%)
1949576510.64840289.4
1950616911.24902788.8
1951663211.84966888.2
1952716312.55031987.5
1953786213.35097086.7
① 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促进乡村人口增长   ②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人口城乡结构   
③ 经济的恢复有利于增加城市人口的数量 ④ 总人口增长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3-3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1947-1949年东北解放区地方流通券发行数额的大致统计。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发行额(单位:万元)比上一年的增长率(%)
1947年上半年288203276
下半年10212606254
1948年上半年32860127222
下半年350000000965
1949年1206620000245
A.解放区的物价持续下降B.流通券发行额的增长率上升
C.战场胜利缓解财政困难D.东北通货膨胀问题得以解决
2024-03-21更新 | 245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北京卷02)(15+5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6 . 年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

依据材料和所学,以“时代发展与女性形象变化”的某一侧面,拟定一个主题,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7 . 《申报》主题词

《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1949年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 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申报》政治类主题词频率历时变化图


—— 摘自饶高琦、胡星雨《自晚清到民国<申报>主题词的历时演变和分期》


运用中国近代史知识,对上图中《申报》政治类主题词的变迁进行解读。
2024-03-3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共饮长江水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大批流亡至长江流域。东晋朝野仍以北伐为念,“至于元嘉(南朝刘宋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宋齐之后,侨人遂安于南方,不再作北伐之想,与土断后即以世居之地为故乡有一定关系。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部分大事记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引江济河”的设想。

1952年,毛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20世纪50年代,有关部门开始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勘察和规划研究。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1991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南水北调”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2002年,历时50年的工程规划论证阶段结束,南水北调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实施中,仅“穿黄工程”即使用了33项新材料和新工艺,创造了110项国内专利。

2014年,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长江水直接供应北京城区70%以上的用水。为支持工程建设,湖北、河南两省共有近35万人移民搬迁,受水区则为水源区提供科技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支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代表全区384万市民向河南省淅川县捐款384万元用于陶岔小学的重建,淅川县将其更名为渠首朝阳小学。

20235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20亿立方米,其中实施生态补水近100亿立方米。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侨民“安于南方”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历史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多角度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①中央对地方实行严密控制②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
③诸侯国之间存在着对抗与碰撞④北方民族对中原诸侯国构成威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5-0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玄之争“科玄之争”缘于19232月学者张君动在清华大学作的《人生观》讲演。他认为,人生观为主观的、综合的,起于直觉,体现自由意志与个性;而科学为客观的、分析的,重因果规律与事物的共性,故科学于人生观无能为力,解决人生观问题唯赖玄学。同年4月,丁文江在《努力》上发表《科学与玄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力斥其非。其后,胡适、陈独秀等人均参与论争。

张君动极力推崇中国古代宋明理学,指出在人欲横流之际,“诚欲求发聋振聩之药,惟在新宋学之复活”“若夫心为实在之说,则赖宋明理学家而其说大昌,真可谓其功不在禹下者焉”。

胡适主张“拿科学作人生观的基础”,“殊不知,我们若不先明白科学应用到人生观上去时发生的结果,我们如何能悬空评判科学能不能解决人生观呢?”“在那个自然主义的宇宙里,天行是有常度的,物变是有自然法则的,因果大法支配着他——人——的一切生活,生存竞争的惨剧鞭策着他的一切行为

——这个两手动物的自由真是有限的了"。

陈独秀在《科学与人生观序》中,对张君劢提出的包括“大家族主义与小家族主义”等在内的九项所谓科学无法解释的人生观,逐一作了说明。其中,针对财产公有私有制度一项,他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同着手,依次说明矗立其上的人们财产观念的演进。

——摘编自李直轩《文化系统的结构分化与要素整合——种解读“科玄之争”的新视角》


(1)“科玄之争”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引发的?
(2)“科玄之争”的兴起体现了当时社会思潮的哪些特点?
2023-10-07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