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碎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船山(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侯外庐在《船山学案》中指出:“……夫之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所以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学的学术基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结合所学理解材料二中“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的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在社会史观上的创新之处。
2022-03-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十校”2022届高三3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局部图,对其相关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深受道教影响而逐步形成B.展现出吐蕃游牧民族风格
C.表达出了壮阔欢腾的特色D.成为文艺成就高峰的标志
2024-05-14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17年4月,大约3000名华工先到济南,然后从青岛启程,坐船横渡太平洋到加拿大温哥华,再从温哥华乘坐汽车抵达哈利法克斯。随后从哈利法克斯横渡大西洋到达英国利物浦,再转向法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以工代兵”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B.华工被运往美洲、欧洲,形成苦力贸易
C.巴拿马运河尚未通航致使航程增加D.中国对德、奥宣战,收回山东主权
2024-05-1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朝后期思想家李认为:“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药医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对此观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A.陆王心学衍生出的思想解放倾向对封建传统思想产生冲击
B.明代学者恪守孔孟正统人本思想重新建构起儒家伦理秩序
C.虽能丰富中华文化理论思维但其本质依然是宣扬封建礼教
D.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强化引发学者对封建集权体制的批判
2024-05-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县城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钱穆在《中国经济史纲》中指出:“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史上变动最激烈之时期,经济方面主要是从贵族御用工商及贵族私有的井田制而转变为后代的农工商兵的自由业,遂使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下面对战国“崭新的面貌”解读正确的是(     
A.贵族政治已转化为官僚政治B.民营工商业完全取代“工商食官”
C.华夏族与戎蛮夷狄完成民族交融形成汉族D.土地私有制逐步取代土地国有制
2024-03-27更新 | 378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6 . 1977年8月23日,美国国务卿万斯在北京同中国外长黄华举行正式会谈。万斯代表美国政府声明,美国同台湾的防御条约即将“终止”,美国将从台湾全部撤走其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对上述会谈解读恰当的是(     

A.中美两国建交进程加快B.海峡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
C.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D.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消除
2024-03-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一场改革让广大农民觉得“以前是地主的天下,现在是我们的世界”,“农民成为了真正的土地主人”。对这场改革解读不恰当的是(       
A.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实施时期是1953—1956年
2024-03-1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1980-2000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示意图。关于图中两个峰值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个峰值的形成都得益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B.第一个峰值的出现得益于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C.第二个峰值的出现得益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两个峰值的形成说明中国已经完成经济体制改革
2024-01-30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2013年有关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漫画。下列选项中对该图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A.国家初步确立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C.市场资源配置是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力量D.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024-05-14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文件规定: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下列项中,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文件颁布时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②这一规定有利于推动人民革命政权创建
③该规定适应了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此确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08更新 | 1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