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周公形象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献记载中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周公形象 时用到的一组材料。据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上述研究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周公形象的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021-03-18更新 | 5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3年11月,毛泽东指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言不及义’就是言不及社会主义,不搞社会主义。”他认为搞农贷、发救济粮、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兴修小型水利、推广新式步犁等都是对农民有益的好事,但这些“好事”只是对农民行“小惠”。他意在说明(     
A.农业机械化推广的价值B.解放农村生产力是当前迫切任务
C.变革生产关系势在必行D.农业合作化要适应工业化的开展
2024-05-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中学联盟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冲刺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对下面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A.说明当时国家对农业的重视B.客观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实际
C.材料严重失实不能作为史料使用D.体现了当时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020-05-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0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后蒙与救亡

1919年,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等发起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下表是该团在1919年的部分讲演题目。

时间题目
4月3日如何求幸福、勤劳与知识、大家都受教育、赌博之害、做一件事当一件事、勤劳、改良家庭、公德、念书的利益、人生之要素、空气、我和大家的关系

4月4日
国民常识、什么是善、平民教育、妇女教育、家庭制度、信用、迷信、我的慈善事业、什么是我、家庭与社会
4月5日世界的国家、衣食住、国民应尽之责、利己与利他、劝勤
4月27日互相帮助、国家思想、戒烟、交友之益、权利、天赋与人造、平民、判别事情的常识
5月11日青岛问题、自尊、痛失、朝鲜独立、青岛交涉失败的原因、争回青岛、进取、中国现在的形势是怎么样、国民现时应持有之态度
5月18日山东与全国之关系、青岛交涉失败史、国民和民国的关系、青岛关系、我国之将来、欧洲和会与世界和平
5月25日维持国货、国家和我们、国民的责任、李完用与朝鲜、经济侵略之抵御、抵抗强权、争回青岛
6月1日为什么要爱国、民与国的关系、日本的野心和中国救亡的法子、五月四日、亡国之痛及救国之法
11月3日势力是什么造成的、国事真不可谈吗、打破空想“人 ”——人怎么活着

——张学谦《褪色的“崇拜”——五四末期知识青年价值形象的分歧与重构》

从讲演题目变化的角度,以“启蒙与救亡”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时代新风尚

1950925日至10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共有464人荣获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其中很多人在根据地、解放区就已经是战绩卓著、名声远播的先进典型。1951117日,齐齐哈尔机床厂马恒昌小组提出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紧接着,东北各国营公营厂矿又提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受到各地工人的积极响应,一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调动集体力量,把高度的劳动热情与钻研技术精神相结合,把工作经验和办法变成为经常性的制度,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为特点和内容的群众性劳动竞赛,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并持续多年。1956年,全国开展了先进生产者运动,“超额和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指标”成为最流行、最鲜明的口号。各地区、各行业逐级开展劳模评选表彰活动。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劳动光荣、爱厂如家、埋头苦干、大搞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发扬集体主义,成了全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观。正因如此,新中国前七年以英模辈出、团结奋斗、众志成城而彪炳史册。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结合时代背景,对“新风尚”的历史价值作出合理的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有关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部分史料。据此判断当时
内容出处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时报》
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刘大鹏《退想斋目记》

A.政府法令流于形式B.报纸夸大革命影响
C.革命改造社会有限D.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殷墟考古发掘出的甲骨文中,成功地验证了《史记》中对商王世系记载的准确性,司马迁精确梳理、辨识出了商王的世系(包括商先王),除了漏记了商王“祖乙”弄错了几位商王的即位顺序,其他记载竟然与甲母文中辨认出来的商王世系一模样毫无偏差。这说明(     
A.文献价值有赖于学者阐述B.传世文献真实记载中国早期文明
C.考古学利于辅助历史研究D.文献记载必须得到出土文物印证
2024-04-10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2020·全国·模拟预测
8 . 据史料记载,北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包括对某些工业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和帮助,组织参加并举办国际展览会等。上述举措
A.促使民族工业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B.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有利于加强民族工商业的对外竞争力
D.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
2020-03-27更新 | 109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学科网3月第二次在线大联考(山东卷)(考试版)
9 . 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
A.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B.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
C.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D.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由此可知,“以美育代宗教”这一学说(     
A.认识到美育在教育上的核心价值B.源自对传统教育理念的经验总结
C.得到当时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响应D.试图以思想启蒙来改造国民精神
2024-02-24更新 | 17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考挑战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