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1970——1972年,中国出现了同世界各国建交的热潮,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三年内翻了一番。导致这股建交热潮出现的原因有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
C.中美关系解冻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 “一五计划”是中国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
A.学习苏联经验
B.工业基础薄弱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有企业缺乏活力
2017-12-02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B.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相上下
C.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2017-07-13更新 | 316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广东省高要市新桥中学两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后期至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

时期明后期至清初晚清时期
翻译者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丁韪良(美国传教士)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福州开设船政学堂等等
内容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代表作有《欧几里德几何》《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中国的《老子》《易经》也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国际法》公法类书籍达40部以上。工程、农学、矿学、工艺、商学、格致、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类即有70多种。
比较两时期书籍翻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两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