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末陈胜、吴广揭开反秦起义的序幕,刘邦、项羽等反秦势力壮大,最终秦朝灭亡;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掀起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这是中国古代封建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下的斗争都(  )
A.是突发的农民起义B.体现了古代英雄史观
C.利用宗教发动民众D.源于阶级矛盾的激化
2024-01-26更新 | 9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依据如表可知,新时代的中国(     
时间(2018年)名称主旋律主旨演讲
4月8日—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改革开放《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
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弘扬“上海精神”《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
9月3日—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带一路”《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
11月5日—10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市场开放《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
C.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D.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中心外交活动
3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10次组卷 | 56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024-01-25更新 | 123次组卷 | 133卷引用: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C.对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
D.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
2024-01-24更新 | 119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届高三5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区借助较早解放以及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占有突出的经济地位。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北地区不仅工业快速发展,而且以资源开发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并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全国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后的东北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拐点。其经济优势逐步丧失,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减缓。1978年至2017年,东北三省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1%,而同期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5%。到2017年,东北经济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比重降到6.7%,这表明东北地区变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摘编自乔榛、路兴隆《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材料二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时指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的组织路线。

—摘编自段炼《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发展优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现东北振兴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240~1241年,杨惟中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极书院,旨在“继学传道”,书院内设置周子(周敦颐)祠,墙壁上镌刻着《太极图》。同一时期,宋理宗诏令张载、程颢、朱熹等从祀孔庙。材料反映这一时期(       
A.南北正统思想存在差异B.北宋政府力图挽救统治危机
C.理学的影响力得到增强D.儒家的正统地位遭到了冲击
2024-01-20更新 | 746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距今约4500-4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遗址,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遗址包括古城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分等级同时期的墓地(含祭坛)等。据此可推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A.开始走向聚族而居B.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C.王权摆脱神权束缚D.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2024-0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结论
A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件小玉器,经鉴定材质属于典型的新疆于阗籽玉丝绸之路的开辟最晚可追溯到商代
B湖北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尊盘,经鉴定为失蜡法制作失蜡法的使用不晚于战国
C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套目前我国最早的金属医针针灸治疗在汉代普遍使用
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A.AB.BC.CD.D
10 . 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2024-01-16更新 | 164次组卷 | 7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