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22-23高一上·上海·期中
1 . 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两个重要要素。从历史地图展现的时间和空间中,可以追寻到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踪迹。




(1)观察上面反映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朝代)的四幅示意图。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综合四幅示意图,概括古代中国疆域发展的趋势。
(3)请指出图二与图四在疆土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2-10-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3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图C

材料二: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 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光绪《大清会典》


(1)写出材料一中图示制度最早出现的朝代名称,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上述制度变化所体现的整体趋势。
2019-12-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中央集权制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谟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

——摘自《贞观政要·卷八征伐第三十五》


(1)根据唐朝的制度,最后决定是否出兵要经过哪些程序?
(2)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清雍正年间,又会经过哪些程序?
(3)从唐朝到清朝的程序有哪些变化?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何种趋势?
4 .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抗争。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传入的过程。西学东渐的内容依时代主题变换而变换。

(1)根据提示,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涂答题卡)
主题与思想:A民主与科学B三民主义C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A李鸿章B林则徐C李大钊D康有为
主题核心思想代表人物
了解世界开眼看世界④、徐继畬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奕䜣、⑤张之洞等
救亡图存进化论等维新思想⑥、谭嗣同等
民主革命孙中山等
科学启蒙③、马克思主义陈独秀、胡适、鲁迅、⑦等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实施历史的组织者或领导者。他们虽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可以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2)将上述历史人物与其主张的观点一一对应。(填字母)(涂答题卡)。
“师夷长技以制夷”
“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3)洋务运动是一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未能真正挽救中国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制度D.西方列强的破坏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王朝内部少数有识之士进行反思,人们提出的新对策,开始兴办洋务。下列能反映洋务运动前十年内容的图片是:(     
A.B.
C.D.

(5)想要了解洋务运动时期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A.开平煤矿B.湖北织布官局C.汉阳铁厂D.江南制造总局

(6)这场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这场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D.维新变法

(7)陈独秀曾撰文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旨在强调(     
A.共和体制并不能为中国带来真正改变
B.巩固民主政体需要加强文化上的觉醒
C.北洋军阀的混战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
D.政党政治的尝试只是一场荒唐的闹剧

(8)下面是对近代某一时期的知识归纳,该内容主题应是(     
维新思潮的涌动
反洋教斗争逐渐展开
反清武装斗争风起云涌
晚清的自救运动
A.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B.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C.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D.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9)《中华文明史》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宣传了“师夷长技”的主张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2024-04-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天下一统。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1.材料中的“三代”是指____。材料中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是以____(地区)为核心区的。
2.材料中孔子追求的“天下共主”存在于什么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天下共主”借助哪些制度来稳固自身的统治?

材料二   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3.“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发生在(单选)
A.公元前3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晚期
C.公元前2世纪早期D.公元前2世纪晚期

材料三   

                                 A     

       

                                 B

                  

                                C


注:如图中箭头均表示周边少数民族迁移方向。
4.请按照所处朝代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材料三中三幅地图进行排序。
5.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趋势有。(双选,多选或少选)
A.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B.统治疆域的扩大
C.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D.皇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四   臣上不敢负恩,下不忍负心。唯秉至公,以为取舍。虽有仇怨,不敢弃之,虽有亲故,不敢避之,唯求直言,以副圣意。

——白居易《论制科人状》

6.材料中白居易“唯秉至公”之语是对哪一制度的评价?请结合材料与所学,谈谈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天下一统”的意义。
2023-12-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思想之进。儒家思想从创立以来,历经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将下列字母按要求填入“儒学发展”结构示意图。
A春秋                  B宋朝                    C三纲五常               D佛道   
E义                      F孟子                    G仁政                      H董仲舒

(2)简要概括儒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能够长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因。
(3)简要概括时代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2023-12-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实施历史的组织者或领导者。他们虽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

将上述历史人物与其主张的观点一一对应。(填字母)
(1)“民族”“民权”“民生”
(2)“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4)“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5)“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2022-05-0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时空”透视古代中国
(1)将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或政治中心)与对应历史阶段作联系(填写字母)

①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②儒家文化发源
③大一统帝国初建④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⑤士大夫政治确立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自秦帝国建立后,历代王朝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边疆管辖,促进民族融合。按 主题“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完成表格(填写数字)
①雅克萨之战②宣政院印章③十三行遗址④西域都护府复原图⑤步辇图
⑥伊犁将军府⑦平定郑氏政权⑧金瓶掣签⑨粟特人形象的唐代陶俑
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东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东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西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西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不符合主题的措施
(3)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中央的直接管控。 请把以下的机构与它实施的朝代相匹配
A.建行省B.设政事堂C.废除承相、权分六部D.设三公九卿E.设军机处F.实行郡国并行制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简要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的特征或趋势。
9 .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文学艺术呈现繁荣局面D.唐宋儒学的复兴
10 . 文献中的历史

文献是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来的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是开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


(1)请依据出现时间的先后,对上述文献排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A、C、D最早刊印的地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列评价与上述文献相对应。(填写字母)
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
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
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
(4)与下列史事相关的文献分别是(     )。(填写字母)
鸦片战争(     )
辛亥革命(     )
太平天国运动(     )
新文化运动(     )
(5)从上述文献中,可以透视出中国近代思想演进呈现怎样的趋势?
2022-04-23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