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2 道试题
1 . 近年国内学术界对晚清历史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著作有:《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等,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
A.社会变迁的角度B.社会政治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D.社会群体的角度
2 . 下图为蒋介石于1937年9月颁发给朱德的委任状。对这一史料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它拉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
B.它说明了国共走向了合作抗日之路
C.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它反映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功开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反映国民政府有收复东北等失地的决心
B.从侧面反映当时国民政府对《马关条约》的态度
C.表明国民政府要维持国家领土完整,争取抗战胜利
D.国民大会是当时名义上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4 . 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7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1937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l:4。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1923年前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1928年到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外资的涌入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D.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5 .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1912年1936年
轻工业产品进口比例54.7%14.3%
出口比例10.9%25.2%
重化工业产品进口比例13.7%47%
出口比例3.6%6.9%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2016-09-07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横峰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徽派建筑的变化与徽商的营销手段有关
B.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
C.晚清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
D.晚清安徽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
7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13.4%
1921~1926年-4.5%
1927~1936年8.7%
1937~1945年-2.45%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8 . 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词与相应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反映了近代中国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颂扬了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的伟大业绩
C.“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中“割台湾”的协议是在旧历甲午年(1894年)签的
D.“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体现了义和团战士英勇斗争的爱国精神
2014-12-16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某校学生在开展以“明清商业发展”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对图中事物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它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B.它是行业性活动加强的产物
C.它的出现与明清商帮密切相关
D.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10 . 1933年,留学德国专修造纸专业的钱子宁和同学一起筹资在苏州创办了“中元造纸厂”,“八一三”事变后,该厂被迫内迁,历尽艰辛,最后于1939年4月落脚水运条件相对较好的四川宜宾。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关于“中元造纸厂”及内迁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厂由专业技术人员创办
B.抗战爆发是其内迁的原因
C.使中国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D.因交通四通八达选址宜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