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022-07-03更新 | 128次组卷 | 58卷引用: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年鉴》记载1914年8月前往册的工业公司共146个,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涉及行业诸多。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瓦解B.清政府放松了控制C.辛亥革命的推动D.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2020-05-13更新 | 38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8次组卷 | 114卷引用: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
(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中央官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的“帝”指的是哪一朝代的哪位帝王?
(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19-11-06更新 | 111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1971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材料表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7 . 下列根据图中的口号概括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A.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
B.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历程
C.近代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2019-01-30更新 | 1691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43年美英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国民政府要求机关、学校等放假三天,“以资庆祝”;而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该变化体现出
A.中国外交体制走向近代化
B.主权观念和国家地位变化
C.国民党利用美英抵制日本
D.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
2018-09-26更新 | 333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