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然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拟送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二   近代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方向主要为欧美、日本、苏俄(联)。下表为鸦片战争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留学方向ABC
鸦片战争一甲午战争0210人0
甲午战争一民国初年0600人22000人
民国初年一20世纪20年代末1600人12062人20000人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拟送子弟出洋学艺折》出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判断留学方向为日本、苏俄(联)的字母代号,并指出推动中国学生到日本、苏俄(联)留学的原因。
2 . 下表是唐朝与部分周边民族的交往方式统计,这反映出唐朝(     

方式

民族/地区

情况

战争

东突厥汗国

唐军大败东突厥汗国

和亲

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

册封

靺鞨粟末

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设置机构

西域

设置安西都护府等

A.对周边民族政权持妥协态度B.致力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C.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D.采取灵活方式处理民族关系
3 . 下表是1914—1919年中国部分统计数据。
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1916—1918年增加5000多万元
影响上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B.西方列强侵略加剧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2020-12-16更新 | 359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
年份1849185018521854
输出人数32344718 43425 063
据此推知(  )
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
C.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贡献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2021-03-12更新 | 862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欧阳修统计:“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这一现象的出现(     
A.说明唐朝政局动荡不安B.冲击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C.促成了“五代十国”局面D.反映了皇帝地位的衰落
6 . 如表是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这反映了(     
省份三国时期
220—280年
晋朝
266—420年
南北朝时期
420—589年
安徽34
江西11
浙江232
江苏328
A.农耕经济迅速发展B.统治者注重劝课农桑
C.水利建设明显增多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2023-10-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通高中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1952年统计,我国沿海各省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其中钢铁80%在沿海,纺织70%在上海、天津、青岛三地。到1957年,先后建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东北、华北、山西、湖北、郑洛汴、陕西、甘肃和川南八大工业区。这说明“一五”计划的实施(     
A.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加强了各产业分工协作
C.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D.得益于城市化加速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议会各级议员的选举都实行直接选举。1937年第一次普选时选民参选率就达到了70%。

1942年选举后陕甘宁边区11个县的乡参议员党派统计

延川、安塞、清涧、吴堡、曲子、华池、新宁、新正、赤水、淳耀、同宜耀11个县
共产党党员2456占参议员总数的30.34%
国民党党员、无党派人士等5640占参议员总数的69.6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23-10-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农业与水利建设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

省份
255—前206

206220
三国
220265

265420
南北朝
420589
安徽134
湖北1
江西111
浙江4232
江苏1328

——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唐宋农业的发展十分突出。学者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积最多是约合今亩5亿至6.5亿。政府重视水利,设有工部水部司、都水监等机构掌其事,既注意维护、利用旧有水利事业,又因地制宜新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农具方面,唐朝出现了轻巧灵便、宜于深耕和精耕的曲辕犁,以及用于灌溉高地的筒车。唐时北方开始实行麦粟复种制,两年三熟。南方则出现稻麦复种。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千克),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直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出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这一现象的原因。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1865年起,各通商口岸按照总税务司的要求,在年度贸易统计之外,另外编制年度贸易报告。海关总税务司专门发布通令,要求各关务必按时寄送年度贸易报告,如果延误,各关必须向总税务司呈递公文,说明缘由。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关税被列强所掌控B.内政外交丧失独立性
C.外贸管理趋向规范D.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