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在上海发现历史

上海的发展是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交汇的产物。

材料一   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但使得蚕丝、茶叶等中国土货能够以更低的运输成本集中到上海,还使得鸦片、棉布等“洋货”也不得不集中到上海,进而外国洋行和各地商帮也纷纷云集上海,上海因而成为了中外商品的集散中心。为了促成中外商家之间的商品交易以及上海商家与内地商家之间的商品交易,外国银行、票号和钱庄也纷纷进驻上海,上海因而成为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为了方便把中国货物运往世界各地,以及把世界各地的货物运往中国,同时把洋货运往广大内地,又把广大内地的土货运到上海,上海因而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的航运中心。为了在商业贸易中占据主动位置,上海的中外商家千方百计获取各种信息,新闻报刊在上海蓬勃兴起,中欧之间的电报线路在上海落地。

——冯志阳《丝茶贸易与近代上海的崛起》

材料二   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军战事对上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上海租界由“华洋分居”一变而为“华洋杂处”,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二、上海城市中心由县城北移租界;三、客籍移民构成发生剧烈代谢,江浙移民取代开埠初期闽广移民,成为在上海移民的主体;四、城市空间大幅拓展,在城厢和租界的边缘地带出现众多新市镇。

——周武《小刀会起义、太平军战事与近代上海的崛起》

材料三   就上海之“塔”作为红色文化内容输出端来说,《民国日报》尤其是其《觉悟》副刊,《时事新报》尤其是其《学灯》副刊,再加上《星期评论》《学生杂志》《东方杂志》,这两报三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上海报刊的重要不仅体现在其登载的文章有众多红色文化内容,包括域外共产主义思想,域外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著名红色思想人物的生平介绍和思想评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和活动,更重要的是,这些报刊和报刊上的内容有江南作为其接受端。

——瞿骏《五四运动是上海、江南与红色文化交汇的关键性事件》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亡之地分别是(单选)(     
A.湖南北京B.广西南京C.广西天津D.湖南南京
(2)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上海崛起的原因及其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上海的红色文化是如何影响五四运动的?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对你对近代上海历史发展的认识?
2024-05-2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进才中学、曹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2·上海·模拟预测
2 . 追求富强之路。

“富强”是通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概念,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矢志追寻的伟大理想。

材料一   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息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

——总理衙门奏折(1874年)

材料二   天下之势已日趋于混同矣,吾欲富强,西洋富强之政有在也,何不踵而用之。

——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三   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下社会大梦初觉,稍有智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虽圣人所不废。……继今以往,国人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者,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悟》(1916年)

材料四   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机,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有力地和同盟国配合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自强”思潮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追寻富强的途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陈独秀为何断言“伦理的觉悟”是“吾人之最后的觉悟”?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追寻富强之路?
2023-10-17更新 | 121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2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3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实践。社会主义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实践依据国情而呈现不同的发展道路。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时间轴的空格。


(2)为实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64年创立了(     
A.共产主义者同盟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D.布尔什维克党
(3)“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该观点的是(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卡斯特罗
(4)“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这条道路是下列哪一理论的组成部分?
A.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科学发展观
(5)综合本题信息,谈谈社会主义运动为何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023-09-24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走向共和

满清王朝的覆灭迎来民国的新生,但民国政府却开启自己颠沛的一生。

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831日)


(1)为何孙中山认为“小柱子”难以支撑满清王朝?

材料二   “家国”转为“民国”,即便是呼风唤雨的军阀,他们挂着“民国”招牌,也不可能再完全按照封建专制时代的方式行事了。任何一个军阀控制中央政府后,为了证明政权的合法性,都将“民国”作为法统,宣称主权属于国民,并保留了国会等民主共和的政权机构和三权分立制衡的权力架构形式。

——摘编自郑琼现《1912-1918年:一个得而复失的完政时刻》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又使人们认识到仅有制度的模仿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一场吸收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发生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三中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是指什么?


2023-08-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1)某小组正在研究古代儒家文化的流变与外传,请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4个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礼
B.道
C.董仲舒
D.法
E.理
F.心学
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一、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
核心思想:敬天保民
二、儒学的演变
1、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核心思想:“仁”、“①________
2、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②________
核心思想:“尊崇儒术”
3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③________”、“④________”(顺序与代表人物对应)
三、儒学的外传
1辐射东亚
2远播西方
(2)若就提纲中的“三﹣1辐射东亚”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两则材料________(多选)

该小组又找到一则文献材料:

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3)问题:请根据材料分析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
(4)有学者认为:将来全世界都要走“中国的路,孔子的路”。请举例说明儒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时代价值。
2023-08-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插画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1)请将下列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插画与相关的课文主题相对应(填写字母)

①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_______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_______
③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________
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________
⑤辽宋夏金元的文化________
⑥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_______
(2)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下列插画排序(填写字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若为“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补充插图,你认为还可以使用什么图?并说明理由。
2023-08-10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绢与马

绢马贸易是中国古代通过物物交换的一种贸易形式,“绢”主要指丝织品及布帛之类的织物,此类贸易主要发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民间和官方均存在这类贸易的记录。

小明在学习中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搜集到了下列材料。

材料一   《石染典买马契》


   

这件文书是一份唐朝时的契约,出自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记载了733年的一次马匹买卖,有3位保人作证。

马一匹,骝敦六岁。开元二十一年正月五日,西州百姓石染典,交用大练拾捌匹,今于西州市,买康思礼边上件马。其马及练,即日各交相分付了。如后有人寒盗认识者,一仰主,保知当,不关买人之事。恐人无信,故立此契。两共和可,画指为记

——《石染典买马契》原文


(1)材料一若用于研究绢马贸易的细节当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

材料二   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材料三   突、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绢马贸易的影响。

绢马贸易在安史之乱后发展迅速,小明又搜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四   时回有助收西京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帛百余万匹。而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五   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赢,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白居易《阴山道》节选

材料六   凡发府兵……,当给马者,官予其直市之。每匹予钱二万五千..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七   (唐宪宗时)礼部尚书李绛奏言:“..北狄、西戎,素相攻讨,故边无虞。今回鹘不市马,若与吐蕃结约解仇,则将臣闭壁惮战,边人拱手受祸…”

——《新唐书·回鹘列传》


(3)材料中的“乾元”是(单选)(     
A.庙号B.谥号C.尊号D.年号
(4)上述哪些材料能用于研究安史之乱后绢马贸易发展迅速的原因?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绢马贸易的认识。
2023-08-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2023-02-06更新 | 81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1届上海中学、复旦附中等八校高三联合调研历史卷
9 . “中国”的形成

中国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

(1)据所学知识,按照朝代先后顺序为上述疆域图进行排序。(填写数字)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2)将下列地图所代表的朝代与其民族融合的史实相匹配。(填字母)
地图1代表朝代(          )          A平定六国、南抚夷越、北击匈奴
地图2代表朝代(          )          B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回回
地图3代表朝代(          )            C设西域都护府
地图4代表朝代(          )             D以法律形式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3)请将地图所代表的朝代与下列国家治理措施与相匹配。(填字母)
A创巡视监察制度                            B“书同文字”                    C设五经博士                  D奏折制度
E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F设宣政院            G建立驿站、急递铺             H“改土归流”
朝代国家治理措施朝代国家治理措施
地图1代表朝代地图3代表朝代
地图2代表朝代地图4代表朝代
(4)依据上述所有材料,你认为“中国”的形成具有哪些特点?
2023-01-16更新 | 0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面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       
A.官营手工业发展很迅速B.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
C.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D.出现雇佣劳动生产方式
2023-01-14更新 | 99次组卷 | 29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