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2023-06-28更新 | 53次组卷 | 45卷引用:四川成都龙泉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历史综合训练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C.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2020-12-11更新 | 3713次组卷 | 132卷引用:四川成都龙泉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历史综合训练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2019-01-30更新 | 1866次组卷 | 50卷引用:四川成都龙泉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历史综合训练试题(一)
4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019-01-30更新 | 7871次组卷 | 189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旗袍由满洲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B.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6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698次组卷 | 88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2016-11-27更新 | 1418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成都龙泉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历史综合训练试题(一)
8 .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全国各地蚕桑业趋于萎缩,但珠江流域蚕桑业却快速发展,赶上太湖流域。这是因为
A.珠江流域棉纺织技术发展快速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清政府在广州设立洋务企业
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