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都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其中劳动力、劳动技能和生产资料多一些的人家很快富裕起来,他们中有部分农民不仅添了车马,雇了长工,还不断买进或租进一些由于情况相反而陷入贫困的农户的土地。据此可推知(     
A.生产资料公有制有待进一步巩固B.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农村中的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D.推进农业集体化必要性逐渐显露
2023-08-30更新 | 66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获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周代初期,人们特别重视兄弟情感,《诗经》中有许多关于兄弟情感的政治伦理咏唱诗,《尚书》中也有诸多周王以诏策劝勉兄弟间要“友”“和”“合”的记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血缘宗法政治体系的形成B.消除分封失衡产生的矛盾
C.鉴于前代兄弟不睦的教训D.维护王权独尊地位的需要
2023-07-04更新 | 3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中国老话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之说;梁启超亦曾指出:“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治国是也。”这都反映出在古代中国(     
A.个体从属于集体B.血缘认知之持久
C.家庭是社会的细胞D.宗法精神之重要
2023-07-04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梭提出:“通过理想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东西是主权而不是政府,主权总是在人民这一边,因为人民实际上就是公民的集合体。”既然“每个人都把自己奉献出来”。“转让是毫无保留的”,“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作为公共意志的主权的承担者,必须是全体的人民,是“他们集体地”称之的人民。卢梭认为,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不可以被代表的。“它只能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意志,而绝不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法国作为卢梭学说的故乡自然首先受到这个理论的影响。从整个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卢梭的学说无可争议地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中国的道德精英分子,梁启超在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时候,清醒地看到了其独特于西方思想的形态和特有的价值。无怪乎美国学者列文森认为:梁氏在1898年至1911年流亡日本期间,在知识上离开了中国传统,但在感情上却放不开,仍依恋着中国文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那里接触到了以卢梭为代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的学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启超平素主张,谓须将世界学说为无限制地尽量输入。”流亡期间,他与孙中山交往日益密切,对孙中山的武力革命逐渐持赞成态度。

——摘编自《梁启超戊戍变法前后政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民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卢梭思想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19年上半年,中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如下表),这三场外交活动共同体现了中国(        
外交活动 中国声音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开辟新路径,为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A.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霸权的局面B.和平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D.开放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间的交流
2023-06-01更新 | 234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子夏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讲学,授徒三百,其中李悝成为法家著名的改革家,吴起是兵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田子方、段干木具有道家思想,禽滑厘是墨家巨子,公羊高、谷梁赤注重研究儒家的《春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     
A.诸子百家思想同源异流B.士人热衷于创立学派以标新立异
C.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趋势D.儒学深刻影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
7 . 2023年1月秦始皇陵博物院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发掘成果,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籠3处;兵器秘(柄)多处、弓弩箭馆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考古发掘(     
A.反映了当时部分历史面貌B.明确了武器种类与配属
C.展示出秦朝强大军事实力D.弄清了陶俑的制作程序
2023-05-20更新 | 104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8 . 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将包括原夏、商统治区域在内的整个周诸侯分布之地统称为“区夏”。西周初期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该词的指称范围又扩大到整个“诸夏”,常以“中国”称“诸夏”。这些做法(     
A.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B.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
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达数百道之多,涉及人事、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但是维新派最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方案并不多,真正获得通过并以上谕形式颁布的更少。这表明百日维新(       
A.并未涉及政治领域改革B.注重变法措施的策略性
C.造成维新阵营内部的分裂D.深受守旧派势力的掣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代李时珍将《本草纲目》中对近两千种药物的探察视为“吾儒格物之学”,但在书中仍将木材的“坚脆美恶”归因于“各具太极”。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将颜料制备视为源于易经八卦中的“依坎附离”。这反映出,当时(       
A.科学研究深受传统文化束缚B.儒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C.格物致知观念促进社会转型D.西学东渐影响国人观念
2023-05-19更新 | 606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