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7年初,国民政府制定了《国防军事建设计划草案·海军》,提出“应避免与日本海军在沿海决战,保持我之实力,全力集中长江,协同陆空军作战”。同年8月,蒋介石亲自下令沉船,海军随即沉军舰民船43艘,以阻塞水道。国民政府的上述行为(     
A.是奉行“不抵抗政策”的铁证B.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
C.阻碍了东部沿海工业的内迁D.是国力悬殊背后的无奈之举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唐(10661150年),字晞古,河南孟县人,幼时勤奋好学,颖慧过人,诗文书画俱佳,48岁在宋徽宗画院考试的“竹锁桥边卖酒家”一题中,以独特构思一举夺魁,天下闻名,成为一名山水、人物、畜兽兼工的高手。靖康之变,汴京沦陷高宗南渡,李唐亦流亡临安卖画度日。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令其画风骤变。南渡后的作品简练洒脱,水墨苍劲,完全抛弃了上留天下留地的整体构图只关注一个局部的景致,出现了“边角构图”的南宋山水画特征。其中《采薇图》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他们的忠贞气节。画中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面容清癯,身体瘦弱,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存亡的关切,也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国家危难之际投降变节,可谓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摘编自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伍勇读史笔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唐作品的风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唐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3年滇越铁路越南段通车后,提高了云南个旧锡矿的生产效率,然而外流的大量锡矿及路权矿权主要属于法国人。同年,云南籍翰林院编修陈荣昌联合罗瑞国等人上书云贵总督丁振铎,要求修建碧色寨到个旧的铁路计划。这一历史过程可用以证明当时(     
A.财富竞争刺激民族意识的觉醒B.云南已经完全成为法属殖民地
C.中外资本勾结使国家主权丧失D.路矿权之争是民族矛盾的焦点
2024-05-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定的事态空间分布情况。它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及其空间联系提供了鲜明的概念。下列地图中箭头线路所示意的是(     

A.抗战时期工业和高校的内迁B.国民大革命的北伐进军方向
C.解放战争时国民政府的败退D.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发生顺序
2024-04-30更新 | 412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在维新运动兴起时,洋务派官僚曾表示支持,李鸿章要捐三千元加入强学会,却被康有为拒绝,把他推到了对立面。曾支持过维新派的张之洞,也因与康有为学术观点上的分歧而最终决裂。这主要说明(     
A.改革不能离开人民群众B.改革需要一定的同盟军
C.顽固守旧势力依然强大D.改革要有充分舆论动员
2024-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七)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宋朝“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据此可知,宋代(     
A.国家鼓励商业的发展B.活字印刷术应用广泛
C.科技助推商业的发展D.手工业产品极大丰富
2024-04-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七)历史试题
7 . 文学创作是时代思潮的一面明镜,社会思潮的任何一次波动都会给这面明镜带来一圈圈涟漪。晚明文人袁宏道论诗,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一主张(     
A.具有早期思想启蒙的性质B.受到西学东渐现象的影响
C.宣告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D.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024-04-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各地经济发展颇不平衡。因此,经济区划便成为古代沿革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课题。《禹贡》早已肇始其端,将全国划分为九州五服,开始了全国经济区划的尝试。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方法,并依据多种因素进行划分,使经济区的研究日臻完善,经济区划实际上已定雏形。

——摘编自罗文《从〈禹贡〉〈货殖列传〉看古代经济区划研究》

划定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一个经济区,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划定的依据。(要求:经济区划定合理,史实具体,表述清晰,论证充分)
2024-04-05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战国时期,秦国推行军功食邑制,规定有军功者可根据爵位得到封户不等的封地,成为封君。此类封君不享有封地的所有权与治民权,仅享有封邑租税。这一制度(     
A.增加了财政收入B.加速了社会转型C.维护了贵族特权D.巩固了中央集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自近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数次留学高潮时期。清末同治时期,1872~1875年间出国留学人数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代表人物有詹天佑、唐绍仪等,留学方向主要是美国。清末光绪年间,1896年到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代表人物有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代表人物有李彦宏、张朝阳等,以留学欧美经济文化发达国家为主;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光绪年间出现赴日留学高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留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2024-03-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