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桀、商纣暴行逆施,残害百姓,人们总结历史教训,重视民众、厚养民众、保民而王的思想逐渐萌芽。孔子编纂整理过的《尚书》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世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继承并发展了民本思想。唐太宗以此为治国之准则,并且鲜明地提出“三镜论”;范仲淹阐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是对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摘编自唐晓英《孟子民本思想的哲学透析》

材料二:孙中山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民本思想,是出于对民的同情,带有浓厚阶级感情色彩: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本思想,则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晚年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他一生中在政治上的伟大转变,完成了对民认识上的思想飞跃。

——摘编自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摘自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价值内涵和后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完成“飞跃”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君主和士大夫、孙中山、中国共产党对“民”的认识。
2 . 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奠定了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格局,同时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此规定(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
B.推动了“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
C.与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相适应
D.是“三面红旗”全面建设的产物
2024-03-21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统测历史试题
3 . 民国初年,政府多次颁布“剪发令”,社会对此存在不同反应:政府官员、革命党人和知识分子主动剪辫;部分普通民众在政府的高压政策下被动剪辫;一部分清朝遗老、保守士绅、偏远乡村的人们反对剪辫。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习俗变迁存在地区差异B.北洋政府力主社会变革
C.移风易俗获得民众支持D.近代社会转型艰难曲折
2024-03-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宋之际,出现婚姻不问阀阅、取士不问家世、家族谱牒寝废、社会风气不同于前代等现象,有学者就此提出“唐宋变革”说。据此理解“唐宋变革”是(     
A.贵族政治式微君主独裁逐渐兴起
B.实物经济结束货币经济开始出现
C.儒佛道融合理学成为了官方哲学
D.门阀社会已变社会风气趋于世俗
2024-02-2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统测历史试题
5 . 1960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指出:“要研究手工业合作社的合并、升级,哪些是符合需要的,是合理的;哪些是公社工厂的生产可以代替的,哪些是不能代替,需要退回来;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要做深入了解、全面分析、通盘考虑。”由此可知,李富春主张(     
A.积极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B.减少手工业的公有制成分
C.立足实际适时调整生产关系D.全面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6 . 陕甘宁边区除政府直接经营工业外,还推行了新的工业经营政策,如定边新塞工厂、靖边毛织工厂、盐池元华工厂等工厂,在1943年的扩大投资中,公家投资占扩大资金总额的72.73%。当地商人与其他群体的投资则占扩大资金总额的27.27%。这一新政(     
A.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B.抵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C.践行了“三三制”的基本原则D.调动了民众抗战的热情
7 . 1927年5月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武汉成立,1927年8月初迁至芜湖,随即领导了桐城、潜山、南陵、泗县、东流、至德、郎溪等地的多起农民暴动,到1928年底,安徽农民运动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安徽农民运动的恢复与发展主要得益于(     
A.共产国际的指导B.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功开展
C.八七会议的推动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
8 . 如表为1919年3月到1923年,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的宣讲情况。这些宣讲(     
领域宣讲主题
卫生常识“寄生虫”“吐痰不入盂的害处”“纸烟的害处及其戒法”“肺痨病”
自然科学知识‘空气”“植物对于人生之利益”“日蚀月蚀之缘故”“地球的来历”‘太阳多大呢?”“土的来历”“雪怎样来的?”“刮风的缘故”
家庭、妇女、儿童救育“早婚之原因及恶果”“打破旧式的婚姻”“女子应当和男子同样的读书”“缠足的害处”
A.有利于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推动了民族主义的高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加速了革命性质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主管天文历法的清朝钦天监监正杨光先(1597—1669年)在其所著《中星说》中指出:一切关于天文历法的知识在尧舜时代已经完备,自那时以来,有遵守四千年而莫之或议。“又曰:“孔子之所以成为‘无以复加’的圣人,‘以其祖述尧舜也’。”这反映出(     
A.天朝上国的社会心理B.西学东渐动力的缺乏
C.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D.思想观念取向的保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辽圣宗于1007年营建中京大定府。宋朝使节路振在《乘轺录》中记载辽中京“幅员三十里”,王曾则记述该城方圆“四里许”。1956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对辽中京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结果证明该城周长约一万五千米。这说明(     
A.实物史料价值低于文献史料B.文献史料难以还原历史的真相
C.考古发现可以验证文献史料D.记录者的立场影响历史的记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