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1 .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纵观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都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不准买卖。

——节选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和《魏书食货志》

自此便出现了如北魏·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所述“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材料二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1921年发表)里这样写道:“(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分析该土地制度推行的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2)作品中赵秀才和假洋鬼子认为革命仅仅是把写有皇帝万岁的龙牌砸掉,而其他均不知名目。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从孙中山阐发的民生主义角度来分析个中原因。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有怎样的发展?
(3)请分别说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及前苏联国家工业化时期的农业政策并分析积极作用。
2021-08-3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21年,明军与葡萄牙海盗作战败于其火炮,明朝由此开始仿制西洋大炮。1626年,明军用仿造大炮击败后金。清代,康熙皇帝曾命传教士南怀仁造炮数百门,在平定三藩、收复雅克萨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南怀仁所著《神威图说》在呈康熙御览后,不仅没有刊刻,连原稿都佚失了。战事结束后,统治者对西方“奇技淫巧"的兴趣转向钟表、绘画等宫廷玩赏品。此后,造炮技术并无进一步发展,也没能传入民间。

——据张国刚《耶稣会传教士与欧洲文明的东传:略述明清时期中国人的欧洲观》整理

材料二   晚清洋务派聘请洋人工程师,仿制出了大量的洋枪洋炮以及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轮船。研究表明,湘淮军所用的10万杆前膛枪基本都是江南制造局制造。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等重大胜利,都是与清军的新式装备分不开的。

——摘编自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

材料三   从1953年起,苏联援建了新中国21个大型骨干兵器企业,重点布局在西北地区和华北西部地区。到1956年,我国已能制造枪炮、汽车、无线电和喷气式战斗机,仿制武器取得重大成就。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全部援助项目。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独立设计制造现代兵器(包括导弹核武器)的新道路。

——摘编自吴远平等《新中国国防科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仿造西洋火炮的背景,并分析清代造炮技术停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洋务派仿造西洋兵器的效果,并说明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与洋务派有何不同。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口人,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每年秋后家家户户都外出要饭。1978年生产队队员签订了第一份包干合同,分田到户,1979年就实现了粮产量13万斤,超过了之前5年的总和。


——据凤阳县委政策研究室《“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1979年2月)整理

材料二 华西村于1961年建村,该村距离上海150公里,当时是周边最穷困的一个村。首任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带领全村人创建了一家小五金厂,归生产队集体所有。进入80年代后,当政府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华西村则另辟蹊径将全村600多亩土地交给30人集中经营,其它人全部进入村办的各类企业从事工业生产,全村的经济总量迅速增长。80年代后期,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股“苏南模式姓资还是姓社?”的大辩论,使华西村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几十年来,在村党委的统一带领下,华西村办了几十家工厂,成立了14家集团公司,华西村加大在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并拓展国外业务,他们在莫桑比克沙漠有开发矿业的投入,在美国斯坦福有对手机芯片的研发,华西村在高科技研发领域已经作为中国乡村的模范。

——盛伊蕊《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村民签订包干合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华西村能顺利度过80年代后期的“瓶颈期”的原因,指出华西村发展道路不同于小岗村的特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观念"古已有之,但是欧洲观念具有政治内涵,却是进入近代以后的事。14世纪的几次大旱灾、1348年的大瘟疫和百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权国家的形成所导致的地区间冲突使欧洲人民饱尝战争之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伊拉斯谟的《基督教理》和莫尔爵士的《乌托邦》,这三部作品标志着以"统一"为特征的近代"欧洲观念"的最早形成。如何缔造一个享有永久和平的欧洲成为18世纪欧洲政治思维的重点。卢梭主张欧洲各国将主权转让给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并将"保证主权国家免遭不负责任的和不正义的权力觊觎者及臣民反叛的颠覆"。康德的联邦主义方案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出发,将永久和平推向一个世界主义历史发展观的高度,使永久和平的理论范围更加广泛,推理更加缜密。

——摘编自吴素敏《近代"欧洲观念"——欧洲一体化运动的理念先导》

材料二   1939213日,顾颉刚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掀起"中华民族"性质的大讨论,参与其中的著名学者不下十余人。顾颉刚认为,"民族"是"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而中华民族实则就是中华民国的全体国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巩固中华民族理论构建成果的同时,形成"民族平等"的政治话语。但至20世纪80年代,"民族问题"再次成为国家治理的客观问题。曾经参与1939年论辩的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学者们一致认为,该理论"将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汉族的研究与少数民族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中华民族构成的全局和中国的民族问题作了高层次的宏观的新概括"。

——摘编自刘永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辩与中华民族理论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观念"的思想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观念"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议题出现的意义,并简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末,孔子自由讲学,儒家兴起。下建战国,百家竞兴,游士声势,递增递盛。一面加速了古代封建统治阶层之崩溃。一面仪成了秦、汉以下统一大运之开始。中国四民社会以知识分子“士"的一阶层为之领导之基础于以奠定,是为中国史上,士阶层活动之第一期。两汉独尊儒学,创设了此下文治政府的传统,是为士阶层活动之第二期。

——王国维《国史大纲》

材料二   在整个18世纪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向,那就是中间阶层的数量和影响增加。由于海外贸易的扩展,育人人数和财富都在增长。中间阶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扩大,而且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正在变成一个界限逐渐明确的集团。它以自己的商业财富和自己的生活背景为荣,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并开始谋求政治权力和独立。1761年以后,商人和律师在议会中占的席位还渐增多,这反映了经济的扩张和中间阶层的成长。中间阶服不会把自己圆于一隅之地,而是寻求更广间的场所,拓展更大的活动范围。

——舒小昀《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士阶层活动“第一期”、“第二期"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中间阶层壮大的历史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开始,棉花的种植推广到全国各地。由于植棉的普遍和棉纺织技术的不断提高,至明代中叶,上海地区已经是全国棉纺织中心松江府的一个组成部分。及至明代晚期,上海本身也成为一个棉纺织业的重镇了。它不仅是一个纺织中心,而且是棉布和棉花的集散地。到了清朝初年,上海的棉纺织业,号称“衣被天下”。到十八世纪中叶,上海的棉纺织业,在工具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同时根据可以看到的资料,当时已经有棉布的包买商出现,叶梦珠说:“前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在松江府西郊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商人将原料发给“合郡男妇”制造,制成后交回店中,计件或计时给予报酬。

——张家驹《黄道婆与上海棉纺织业》

材料二   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江南棉商强烈感受到国际市场的挑战。江南棉商走出了一条既充满荆棘坎坷又富有竞争和进取,既蕴含着历史传统又富有近代意识的独特发展道路。交易方式上既有如交易所式的近代交易方式,也不乏沿街售实的古老买卖形式,棉花品质判定上既有精准的数字标准化核定,也有完全依靠棉商经验的定夺,加工方式上既有先进的机器轧花,也有古老的人工轧花,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贸易所呈现的多元结构和转型形态。江南棉商在近代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传统商业向近代变迁的缩影,其演变的动力“既有来自西方文明的示范和挑战,也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密切相关,是外来冲击与内在逻辑的合力推动”。

——于新娟《挑战与机遇:近代国际化背景下的江南棉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上海地区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棉纺织业发展的新变化,并且简析出现这种新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推行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是“政府对于人民的重要责任之一,在人民方面,本为应享之权利之一种”。随着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到来,特别是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市场之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福利支持的功能变得式微,福利保障这一问题被推向了社会和政府。洪仁玕、康有为和孙中山等人都提出来建立福利制度的方法。民国建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专为劳动群体创立的“浦东新”内,进行了诸如改良居室、提倡卫生、普及教育等一系列的福利实践活动。………公务员作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工作人员,如果其都没有或者福利得不到保障,那么显然国家机器不能顺利运转。

无论是早期的北京政府还是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都对公务员的抚恤做出了立法规定,并做出了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制度性安排。公务员福利制度迎合了广大有志青年职业选择时追求稳定的心理。国民政府关于公务员福利制度的立法和以及公务员福利制度运行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稳定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进而实现国家的管理功能………。

——摘编自王磊《民国时期公务员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建立公务员福利制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公务员福利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的原因。
2020-05-1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青岛平度市高三3月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体育之不振,盖皆为历史上之关系。其原因甚复杂,举其荦荦大者,厥有二端。关于政治者:体育之起源恒基于军事,故军队体育恒较学校及民间之体育为最先发达。吾国古时武功最盛。春秋战国之际,数强相持,地丑德齐莫能相尚,且复与他族杂处,外患堪虞,非兢兢于右武,不足以图存……尚武之观念,遂深入于人心,忠勇义侠之士,蔚然为一代之光,则政治为之也。迨秦政即位,六国为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诸咸阳,销锋铸鐻,以弱天下之民。一人为钢,万夫为柔。民气之摧残自兹始矣。体育之不振,亦自兹始矣。盖天下定于一尊,则强干弱枝,亦事所必至,理所固然也。……关于学术者:中国数千年间之学术,儒家、道家二者而已。儒家重礼,以雍容揖让为娴雅。孔子斥子路之好勇,屏武力于不言,文弱之风渐以养成。……至道家之学,崇尚无为,保精惜气,不使劳瘁……此则学术足以阻体育之发达者也。

——摘编自郭希汾《中国体育史》(1919年出版)

材料二   体育应当为人民服务,要使少数人的运动成为国民的普及的运动,使之从学校发展到工厂到部队,从城市发展到农村,从知识青年发展到劳动群众中去。

——冯文彬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所作报告(194910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体育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的体育政策与古代体育相比有何进步,简析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9 . 三千年的历史,六朝的古都,北京荟萃了自金元以来近千年的中国文化,荟萃了众多名胜古迹,见证了各种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机处为行政总汇,雍正年间本由内阁分设……军机处其地至要,其弊极少,较诸汉相国府、唐之中书门下、宋之三省、明之内阁,有利无弊,尽善尽美。军机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大抵天下之权,惟皇上可以操之,非臣下所宜擅也。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汇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雍正即位前后日常政务处理地点的变化,以军机处为例扼要分析说明“大抵天下之权,惟皇上可以操之”这一历史现象。

材料二:江南经济繁荣,得到文人雅士推波助澜,昆曲不但在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乾隆八十大寿,各处地方戏班纷纷进京,彼此又有相互观摩的机会,而徽班能采纳汉戏、秦腔,加上昆曲等各种来源的唱腔与音乐,遂糅合雅俗唱腔于一炉,混合弦乐与管乐器为伴奏,更广泛地收纳不同剧种的演技特色,终于开展为京戏。京戏取精用宏,既较地方戏精致,又较昆曲易懂,于是压倒了各种地方戏,上至宫廷公卿,富商大贾,下至贩夫走卒,皆成为京戏广泛观众群。

——许倬云《万古江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昆曲和京剧在故宫的演出场所,分析昆曲衰落的原因,并说明京剧的艺术地位。

材料三:一二·九运动是在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形势下发生的,中国共产党在运动中起了骨干作用。一二·九运动是从北平学生运动开始,后来扩展到各界人士参加的全国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王冬梅《一二·九青年学生运动的方向及其历史启示》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一二·九运动发生的背景,并说明一二·九运动后北平学生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所做的努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194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又将与战略物资有关的技术资料列入禁运范围,拉开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遏制战略的帷幕。1949 年末至1952年8月,“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 (以下简称巴统)和“中国委员会”相继建立。美国的管制水平严于巴统,“中国委员会”的管制水平更严于巴统。在杜鲁门政府看来,苏联经济是战争经济。从整体上来看,苏联集团的经济属于“资本短缺”类型。特别是缺少资本货物、经营和工程技术人员。同苏联相比,中国更加落后。美国决策者还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倘若没有美国的抵制,“中国就能征服整个东南亚”。对亚洲其他国家来说,“主要而且直接地威胁”不是来自苏联,而是来自“中国的进攻态势和正在增长的军事力量”。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遇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

材料二   中国从美国购买技术专利和成套技术设备的发展动态表

(单位:百万美元)


----摘编自孙海顺: 《从美国对外技术转让的特点看中国的技术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经济遏制的特点并简析造成此种特点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技术转让政策变化的背景,并说明中国高技术引进和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2020-06-18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校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