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从材料中可知周武王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对象是
①王室   ②功臣   ③先代的贵族   ④匈奴后裔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3-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09·上海静安·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创办洋务的重要代表人物,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千年未有之变局”他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这说明李鸿章
A.既主张办洋务,也提倡变革制度
B.为了和戎,必须变革制度
C.主张对外“和戎”和对内“变法”结合
D.在保留封建体制条件下,变更传统的做法,引进外国技术办洋务
2020-02-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以下《中国工业生产统计表》(1959年)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

A.中国工业化进展顺利
B.中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长率高低相差十余倍
2020-02-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他甚至进一步提出“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观点。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根基,居功至伟B.切中时弊,建议合理
C.矫枉过正,全盘否定D.顺应潮流,敢为人先
5 . 下图中这位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战果最大一次胜利的指挥官是
A.李宗仁B.蒋介石
C.彭德怀D.林彪
6 . 史学界往往以“初步胜利”来表述五四运动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五四运动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标志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迫使北洋政府罢免亲日派官员并拒绝和约签字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2020-02-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与中国传统城市相比,租界在道路建设、城市规划、生活设施和商业设施方面,都极力追赶当时世界潮流,租界母国的任何新技术,在租界内都有所反映”。《租界对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影响》的以上言论重在强调
A.租界是资产阶级腐化的场所B.租界便利了新科技的传播
C.租界是西方经济侵略的基地D.租界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8 . “太祖……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对《明史》此段史料价值的评述较恰当的是
A.客观真实,完全可信B.正史之言,真实可信
C.小说家言,不足为信D.神异之说,不足为信
2020-02-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宋代文人刘迎这首诗的最大史学价值在于
A.印证了榷场互市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繁荣的作用
B.反映了榷场的出于通过边境贸易挟制对方的意图
C.证实了政治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
D.体现经济交往具有促进边境的和平与安定的功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