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下列那幅图片能直接记录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积极姿态:
A.B.
C.D.
2020-03-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2 . 1978年下半年,全国各省级以上刊物纷纷发表讨论性文章多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核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则当时讨论的核心在于:
A.“阶级斗争”B.“真理标准”C.“科教兴国”D.“一国两制”
2020-03-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3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论联合政府》的历史背景是:
A.抗日战争胜利前夕B.抗日战争已经成功C.解放战争前夕D.解放战争结束
2020-03-17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办盛大婚礼。新郎赢得这一重要婚姻的政治资本在于:①成立国民政府 ②发动反共政变 ③改订新约 ④西安事变脱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0-03-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5 . 五口通商以后近二十年时间,西方列强的商品才以低廉的价格逐渐占领中国市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专制阶级的阻挠B.中西文化的差异C.社会各界抵制洋货D.自然经济的内在阻力
2020-03-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6 . 严复针对当时一种“主流思想”,提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严复此言的目的在于:
A.从中体西用进行学术解释B.梳理中体西用的历史演变
C.从理学层面驳斥中体西用论D.依据传统理念质疑中体西用论
2020-03-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7 . “上世纪50年代的世界外交舞台似乎是专为他而设的,……数次力挽狂澜,将会议一步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精神中。”那文中提到的“他”是
A.赫鲁晓夫B.杜鲁门C.邓小平D.周恩来
8 . 1976年10月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在无比激动的心情下写下了《祝酒歌》,这首歌三年后经中央电视台传遍神州大地,施光南当时的心情激动是由于: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文革的结束C.改革开放的开展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9 .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如何挑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在国民政府得到基本贯彻,直到
A.九一八事变B.七七卢沟桥事变C.淞沪会战D.南京陷落
10 . 由梁启超起草,蔡锷派发的《中华民国讨逆军檄告天下》开篇写道:“中华民国讨伐逆军为檄告事:慨自晚清失政,国命阽危,我国民念竞存之孔艰,痛论胥之无日,共倡义举,爰建共和……”此文所檄告的是违背“共和”之逆的:
A.袁世凯B.张勋C.段祺瑞D.冯国璋
2020-03-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