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所述情景应出现在今天的
A.天津B.北京C.长三角地区D.珠三角地区
2020-05-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番话表明孝文帝意欲
A.表明拓跋氏的宗教信仰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强化汉文化的根基作用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2020-05-0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打倒军阀,分田地”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农村包围城市”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020-04-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职,并发表就职宣言和对外宣言。对这个“非常大总统”称号,同学间产生了少争议,其中解释相对合理的是
A.甲:权力比一般总统大的总统B.乙:不是通过选举方式产生的大总统
C.丙:非常时期的大总统D.丁:权力比一般总统小的大总统
2020-04-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漫画(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所示事件后的政治局势是

A.暴力革命B.军阀称帝C.分裂割据D.民国初建
2020-04-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以下两张照片拍摄于某家博物馆的同一展馆,由此可以推断该展馆的主题是
        
A.长征B.抗日C.北伐D.文革
2020-04-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中的历史现象从制度建设角度看,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
A.中央集权B.经济统一C.货币统一D.市场开放
8 . “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该事件是
A.中共“一大”B.国民党“一大”
C.遵义会议D.西安事变
9 .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斯塔夫•理阿诺斯将它们相提并论,是因为这三次社会变革都
A.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改变了中国国体和政体D.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2020-04-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当第一个法国人来这里居住时,它还是一个布满了沼泽地的荒僻的地方。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法租界)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繁华市区,它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完成这样的业绩花了多少时间呢?还不到80年。” 材料作者对在上海建租界持有的态度是
A.赞赏B.谅解C.羞愧D.愤怒
2020-04-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