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

1913年调查结果1919年调查结果
序号被崇拜者人数序号被崇拜者人数
1孔子157人1孙中山87人
2孟子61人2梁启超51人
3孙中山17人3孔子、孟子20人
4颜渊(孔子弟子)11人4苏格拉底、华盛顿18人
5诸葛亮、范仲淹各8人5培根、牛顿、卢梭12人
6岳飞7人6王守仁(王阳明)10人
7王守仁(王阳明)6人7蔡元培8人
8大禹、朱熹、华盛顿等各4人8袁世凯7人
9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3人9李大钊3人
10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各1人10马克思、列宁各2人
11无崇拜者23人11无崇拜者17人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6-11-27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二年级上学期4-24历史试卷
2 .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签订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1840一1842年英国《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1894一1895年日本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一1901年德国等8 国《辛丑条约》

材料二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古称西域,早在先秦时期就同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随着秦、汉两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多民族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脉,新疆地区始终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下发展。


(1)填写材料一中表格空缺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从古代到近代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024-02-2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天辟地”话党史】



(1)上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①②③处所示的一个事件,阐述其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

【“改天换地”学模范】



(2)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模范人物是哪一时期涌现出的?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翻天覆地”谈改革】

中国对内改革大事记(部分)

年份事件
1978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4中央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5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3)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对内改革”的主要特点。

【“惊天动地”看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取得了量子通信、铁基超导、载人航天等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摘编自田培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


(4)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
4 . 历史讲述的是关于人的故事,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不同领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围绕历史人物,完成下列探究。
任务一梳理知识
(1)根据下面表格的分类,将下列历史人物的序号填进对应的空格内。
①刘邦②蔡伦③张角④张仲景⑤陈胜⑥司马迁⑦刘秀

(2)简述下列人物的主要成就。
张仲景:        司马迁:        
任务二观点论证
(3)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请以张骞为例,运用史实加以论证。
任务三思考感悟
(4)杰出历史人物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5 . 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A: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家是B:        C: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是D: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地位与作用。
6 .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签订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1840一1842年英国《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1894一1895年日本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一1901年德国等8 国《辛丑条约》

材料二: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材料三   1931年至1945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无所畏惧,英勇抗敌,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艰苦地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


(1)填写材料一中表格空缺的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阶段名称内容时间
第一阶段
器物阶段
器物设想1840年-1850年
器物实践1850年-1895年
第二阶段
制度阶段君主立宪设想19世纪70年代-1898年
君主立宪实践1898年
民主共和设想1894年-1911年
民主共和实践1912年-1927年
第三阶段思想阶段

欧美资本主义思想

1915年-1926年

苏俄社会主义思想

1918年-1926年

——摘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1)表格中的“器物”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二阶段”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实践。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20年前后推动“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3)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8 .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签订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1840一1842年英国《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1894一1895年日本《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一1901年德国等8国《辛丑条约》

材料二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请回答: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4)谈谈你对“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文章题目及内容摘录:

时间文章题目内容摘录
192787《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以后要非常重视军事,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1929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红军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及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
194158《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没有或较少买办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将最反动的大地主和开明绅士及一般地主加以区别,这是我党争取中间派和实行“三三制”政权的理论根据。
1949630《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什么呢?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摘编自邓泽民《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理论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价值。
2024-01-3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汉朝中央政府为经略边疆而设立的不同机构。

机构管理范围职能
郡县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边疆地区管理边疆地区的民政和防务
属国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置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然由该内徙民族的酋长负责
都护府、校尉、中郎将、将军等不具备设置郡县条件的边疆地区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管理戍守的军队、屯田的士卒,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材料二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不仅可以及时掌握边疆地区的情况,而且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针对边疆地区分布的众多民族,汉王朝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密切关系、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的是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的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汉朝经略边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经略边疆的意义。
2023-10-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强化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