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变法”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学们又找来了更多的材料加以探究,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令送粮无取僦(租赁),无得反庸(通“佣”),车牛舆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来疾,则业不败农。

——《商君书》(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

材料二   2002年里耶出土的秦简记录了秦始皇时一条令文:“传送委输,必先悉行……急事不可留,乃兴徭。……田时也,不欲兴黔首”。

材料三   繆力本业,耕织致票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孥(官奴婢)。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二、三能否对材料一进行佐证,请说明理由。

材料四

王安石卫秋之于孝公,尽取秦法而更为之,尽取秦氏而来缚驰骤之。虽甘龙辩说之烦,秦民言令不便者以千数,而鞅终不为沮,卒之国内大治,诸侯重足屏息,争西向而割地。
司马光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商)为相十年,人多怨之。——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富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2)概括材料四中,王安石与司马光对商鞅变法的各自看法。并分析二人对商鞅变法形成各自看法的原因。

材料五   变法深刻地改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使西秦由一个落后的、被东方各国所鄙视的戎狄之国,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不仅为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变法的成功绝非偶然,诚如《荀子·强国》所云:秦“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商鞅变法是中国法制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改变了秦国进而改变了古代中国政府管理制度的基本面貌。

——摘编自匡庆东《历史上的商鞅变法》

材料六   变法多年,除了使政府收入显著增加外,其他方面收效甚微,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并未改观。王安石尽管本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无畏精神,积极投身变法,但他的变法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结果欲速不达,反而致使“天下汹汹”。王安石背后的宋神宗,在变法初期给予了王安石大力支持,但随着变法的逐步提升。在不断加大的阻力面前开始动摇。王安石想富国富民,但他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点却偏向了“取天下之财”,百姓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而且变法是在北宋的上层建筑不能有效维护其经济基础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改良是不可能解决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的,其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摘编自张守慧《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


(3)同学们发现同样是“变法”,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推动了秦国的发展。王安石变法却以失败告终,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023-01-0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材料一   王道和霸道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见秦孝公时,先是讲述了上古理想的帝王统治之道和以仁义统治天下的王道,秦孝公不感兴趣。后又讲述了以武力、刑法、权势等统治天下的霸道,秦孝公才意欲用之矣

材料二   汉代的儒生往往将秦的暴政视为霸道的典型代表。文帝时期重要的儒生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亡的教训时评论道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材料三   汉宣帝是汉武帝刘彻曾孙,西汉第十位皇帝。据《汉书·元帝纪》记载,其在位时太子喜好儒家思想并建议宣帝采用,对此宣帝批评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何秦孝公为何对“霸道”理论尤为感兴趣。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贾谊和汉宣帝对王道与霸道问题态度的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宣帝提出的“霸王道杂之”这一理念的看法。
3 . 汉朝在政治制度上大体继承了秦朝,同时又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学习小组为了厘清这一过程,找到了如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   三公称曰冢宰,王者待以殊敬,在舆为下,御坐为起,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

——范晔《后汉书》

材料二   武帝从贤良文学或上书言事的人当中,先后拔用了严助等人,在他们的本职以外,另给侍中、常侍等加官,让他们出入禁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大政……武帝还用宦官为中书,掌尚书之职,比用士人更为得心应手。这些人在皇帝左右,逐渐在宫内形成一个决策的机构。

——吕思勉《秦汉史》

材料三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名,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指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范晔《后汉书》

注:《后汉书》为南朝宋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述东汉史事的史书。吕思勉编写的《秦汉史》成书于1947年。

1.根据三则材料,概括从西汉到东汉这一时期丞相与尚书的地位的变化过程。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022-12-0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记载南朝宋时期的史书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如下的描述: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注:关门),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半,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注: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项,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注:即鄠县与杜陵,是汉唐时代靠近首都长安的近畿之地)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概括当时社会经济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022-11-3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荒淫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叁五虐......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

——《隋书·炀帝纪下》

材料二:在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下,中国又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帝国时期.大一统的政权在中国重新建立起来,长城重新得到修缮,政府开凿了大运河(这为后来几百年间的繁荣提供了可能),建造了宏伟的宫室,中华帝国终于得以重振雄风。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炀帝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改革者,其改革措施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炀帝声名狼藉,后世继任的王朝不愿意将所承袭的制度与炀帝联系起来。

——【美】熊存瑞《隋炀帝:生平、时代与遗产》

1.分别写出上述材料对隋炀帝的评价有何不同?
2.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哪些因素有可能造成对隋炀帝的不同评价。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隋炀帝。
2022-11-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材料:(孝文帝):“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咸阳王禧传》


根据材料和所学,简述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2022-11-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汉承秦制,又有损益变化”,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继承了哪些“秦制”。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4.除成功解决王国问题外,汉武帝还有很多伟大的功业。结合所学,列举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边疆治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2022-11-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上海·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秦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加强统一的措施,在青铜器上也有较充分的反映。请将下列图片和统一措施配对
配对填字母)措施青铜器
①统一货币

A.青铜方升
②统一度量衡
B.秦始皇、秦二世双诏版
③文书制度
C.秦半两

2022-10-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2
22-23高一上·上海·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贫穷田舍汉,……今世作夫妻。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里正催庸调,村头共相催。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禈袴,足下复无鞋。……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租调无处出,还需里正倍(赔)。门前见债主,入户见贫妻。舍漏儿啼哭,重重逢苦灾。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

——王梵志《贫穷田舍汉》


(1)依据材料三推测作者生活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2)此材料可作为研究作者所处时代“农民的生活状况”的____(A.直接史料/B.间接史料)。
(3)诗中的“里正”的主要职责是____(双选)。
A.赈济族人   B.维持治安   C.催纳赋税   D.掌管狱讼
2022-10-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3
22-23高一上·上海·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A.“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B.“百姓及客等,约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其应税斛斗,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其旧租庸及诸色名目,一切并停。”

C.“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秦汉之后,历代政府也对赋役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请写出材料中相应赋役制度的名称并按时间先后排序。
制度名称:A____B____C____
排序:____(填写字母)
2022-10-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