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描述性解释通过叙述历史事实而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发生性解释指出给定现象的起源,回答是怎样发生的
结构性解释说明某一现象在给定结构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义和作用
定义性解释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因果性解释说明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波】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

上述是某位学者对历史解释的分类。选择表格中任意一类解释方法,对“辛亥革命”予以解释。(要求:持论有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春秋末年起,连同整个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变革时期,这是过去历史学家早已认识到的。王夫之在其名著《读通鉴论》中,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整体,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自黄茂兴等《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成就与政策前瞻》


结合上图和新中国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论题(任意一个或整体),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并谈及你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蒋廷黻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就成了这个阶段的主题。他提出回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恳途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第人领子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化方案,以义和团逝动或日辱逝动为第三个近代化方蒙。这些方案最后都失败了。于是他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教育、经济,而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细是不中用的。换句语说,我国到了近代要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恩,解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