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摘取的河南地区1840——1911年三个阶段经济发展及社会现状描述。

1840—1894豫地农业未有甚大的突破发展,总体显现困顿的状态,只在局部方面有些许进步,如越加成熟的精耕细作、某些产物单产的大幅提高等。
1895—1901外国投资的煤矿和商行增多;外国教会建立的天主堂、耶稣堂在大多数县
市都可以看到;一些农民放弃世代沿袭的耕织结合的农业,越来越多的种
植棉花、烟叶、油料等经济作物,兼搞手工业,或专门从事手工业。
1901—19111904年卢汉铁路(北京到汉口)南段通车,驻马店火车站周围商贾云集,竞相建房开店,迅速形成新市区,成为郑州、武汉间的重要商埠。铁路全线贯通后郑州作为商品集散地的趋势渐趋明朗,1905 年河南巡抚陈夔龙上奏申请开放郑州为商埠,被获批准。不久以后,驻马店、洛阳等地也逐渐开埠。随着河南商会的发展,各商会的成立不仅反映了豫南绅商势力的崛起,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商情沟通和商业稳定顺利发展。
综合以上材料,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023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关工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指出:“红色旅游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成为展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有效方式,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请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选择一个区域或一座城市,拟定一个红色研学主题,并阐述理由。(写出所选区域或城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
2024-05-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楷模,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

如:

时代楷模:张桂梅,边疆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

叙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但一些偏远山区,由于贫困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张桂梅来到丽江山区,全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她行善助学,她真抓实干,坚持在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点亮乡村孩子人生梦想。

张桂梅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是新时代妇女巾帼建功的杰出代表。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结合史实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的“时代楷模”。(要求:人物选择符合时代楷模,史实准确,逻辑严谨,体现时代价值。)
2024-04-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两宋时期是不同政权并立的分裂时期,同时更是中华文明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多政权并立的分裂局面,并没有破坏中华文明的整体性,反而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整体性特征。首先表现在各政权内部构建的多民族共存、多制度并行、多层次管理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有效处理了多民族国家的治理问题,是对秦汉以来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经验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体现在两宋时期不同民族的政权,共享相同的“天下秩序”理念,以共同的理念认识及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付诸具体实践。这一“天下秩序”寓含的正统观念和朝贡秩序始终指向大一统格局。

——摘编自黄纯艳《从有宋一代政权格局透视文明统一性》

材料是该学者从两宋时期历史发展中提炼的中华文明的特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另选中国某一历史时期,提炼一个中华文明的特性,并予以阐释。(要求:所选的历史时期和提炼的特性均不得与材料重复,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央视春晚体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部分春晚的特色内容

1983年

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相声:山村小景

1984年

节目首次出现“小品”形式;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作为港台歌曲首次亮相。

1993年

央视春晚开始实行导演招标制。小品:《市场速写》

1997年

《春天的故事》引发全民传唱。
《公元一九九七》,演唱:韩磊、孙楠、彭羚(香港)等九位歌手

2000—2008年

反映北京申奥、抗震救灾、神舟上天等国家大事以及“空巢老人”“大忽悠”等社会现象也以各种形式呈现。

2011年

首次推出网络春晚。

2016年

出现许多反映
中国梦的节目,如《丝绸之路》等。

2019年

技术创新是晚会亮点,实现了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4K高清视频结合VR技术向全国转播分会场节目。

2021年

《向祖国报告》,嘉宾: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四位总设计师
“2020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个人及组织代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春晚:时代的眼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格式完整,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3-30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目标,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目标

选自

1954年9月

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1964年12月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周恩来选集》

1979年9月

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022年9月

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现代化目标”为主题,提出论题并进行简要评述。
2024-03-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面四组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从四组图片中任选两组,予以论证。(要求:角度正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8 . 《申报》是近代中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民营报纸。全国抗战爆发后,《申报》作为第三方报纸,其报道多角度呈现了共产党形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申报》关于共产党的报道(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节选)

报道主题报道内容
国共合作(关于红军改编的报道)“第八路军现在已经改编完成, 朱德等愿真诚跟随蒋委员长, 与全国友军一起……为中国的自由独立而不懈奋斗。”
抗战贡献(关于社会各界贺电的报道)“第八路军朱总指挥、彭副总指挥,暨前线诸将士均鉴,平型一役, 已佩神威, 捷报传来……此后出奇制胜, 谨电驰贺。”
军民关系(记者报道)“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在与日本人进行游击战时,常得到民众的帮助……社会各界人士愿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捐款捐物。”
皖南事变(刊登国民政府下发的通告)“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命叛变,袭击友军,已由顾司令长官紧急处置,绳以军法, 将该军全部解散,编遣竣事。”

——摘编自陈鸿《抗战时期<申报>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

评述《申报》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呈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对自己的近代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落后”“屈辱”“挨打等受损者心态占据了主线.但我们翻检近代,不乏有精彩、荣耀和辉煌。在21世纪多元文化环境中,应适时地反省中国人的近代记忆重写近代史。如《近代记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求富与求强: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等,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解。


根据材料,阐释一则晚清时期中国的“近代记忆”,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不得照抄材料中的书名)。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党际交流属于执政党直接的对外组织传播,因此有很鲜明的特征和研究价值,如下表所示。

时段时期主要特征
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外事工作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为新中国发展建设和外交外事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外事工作主要任务是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争取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
1978—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外事工作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经济建设,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周边环境、安全环境、舆论环境,构建对外关系新格局
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外交外事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杨洁篪《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外事工作的光辉历程和远大前景》

任选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