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
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动力学理论认为,社会通常是在时间递进型与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向前发展的。时间递进常指一个社会靠自身的动力机制向前发展,而空间传动则指社会的发展是在外力的冲击和压迫下实现嬗变。在时间递进型动力作用下所实现的社会转型是其内在矛盾展开、激化、质变的结果,它给价值系统带来的往往是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社会的转型是在外力刺激下发生的,价值系统内部呈现的通常是内与外、中与西、自生的与舶来的冲撞与涤荡。

——摘编自李培超《社会转型与道德冲突》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612月,恭亲王奕䜣在奏折《请添设一馆讲求天文算学折》中提出:京师同文馆的职能局限于语言翻译上是不够的;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招收一定科甲正途出身者入馆学习。奕䜣的提议立即遭到传统士大夫的猛烈抨击。

18673月,顽固派的代表大学士倭仁上疏反对:用招收科甲正途人士入天文、算学馆学习来解救清政府面临的困境危害甚大,必然导致以夷变夏,加剧西人对中国的侵略,“议和以来,耶稣之教盛行,无识愚民半为煽惑,所恃读书之士讲明义理,或可维持人心”。

奕䜣就顽固派对洋务派“舍中法而以夷为师”这一攻击作出回应,“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同时强调西法“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

在新旧力量的交锋中,掌握帝国最高统治权的慈禧太后则采取了游离于争论之外的态度。

倭仁上奏后,慈禧太后于当天即对倭仁进行了召见。慈禧太后出于平衡政局的目的,还是让总理衙门与倭仁等为首的顽固派进行辩论,事实上是纵容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对洋务活动进行攻击。天文、算学馆虽得以设立,但大部分原本打算投报天文、算学馆的科甲人员最终放弃了。

——摘编自胡联洋《论同文馆之争与洋务运动的困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奕䜣奏请改革同文馆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6-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江西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8年,钱玄同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发表在《新青年》上。文中指出汉字在学与用上诸多缺陷,并说汉字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他主张先废除汉字。陈独秀赞同其废除汉字改用罗马字母的方案。鲁迅认为人类未来最终会使用同一种共同语言,当前文字简化与拼音化是为之后世界语的使用提供基础与准备。他的《阿Q正传》中主人公的命名上出现字母的使用,是对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回应。然而,作家巴金在他的《病中集·汉字改革》一文中指出:“我年轻的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今天回想起来实在可笑。”如果汉字走向拼音化,“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这种充满历史感的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刘婷《时代的神智—汉字形与意的思辨》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字拼音化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时期邮票主图内容
1949—1956年地点和建筑:天安门、政协会场、长城、卢沟桥、平型关、重型机器厂、东北自动化发电厂、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大渡河钢索吊桥。
政治标志:政协会徽、五星红旗、苏联国旗、锤子、镰刀、齿轮、和平鸽、中国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徽。
1956—
1966年
地点和建筑:自制汽车厂房、井冈山、武汉长江大桥、人民纪念碑、遵义会议会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延安宝塔山、天安门、万隆会议会址。
政治标志:和平鸽、五角星、《共产党宣言》、橄榄枝、国徽、苏联国旗、匈牙利国旗、捷克斯洛伐克国旗、朝鲜国旗、越南国旗、蒙古国旗、古巴国旗、阿尔巴尼亚国旗及地图。
1966—
1978年
地点和建筑:人民大会堂、北京铁路车站、军事博物馆、延安、中共一大会址、延安宝塔山、人民英雄纪念碑、遵义会议会址、红旗渠、长城、毛主席旧居。
政治标志:五星红旗、国徽、《毛主席语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古巴国旗、越南地图、阿尔巴尼亚国旗、阿尔及利亚地图、中国地图、巴黎公社旗帜。
1978—
2019年
地点和建筑:长城、延安宝塔山、毛主席纪念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湖北军政府旧址、遵义会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会址、卢沟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旧址、遵义会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会址、卢沟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
政治标志:国徽、政协会徽、《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葡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书影、国歌乐谱、《国际歌》乐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邮票主图内容提炼一个主题,选取两个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成文)
2024-05-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大革命失败到全民族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党在这个时期曾经两次经受严峻的考验: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们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始终表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沉着应对,埋头苦干,奇迹般地度过最黑暗的时刻,开创出新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简史》

从武装斗争、革命道路、政权建设、统一战线等4个角度,用史实说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2024-05-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后中国尽管经历了分合动荡,但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

——张乃和《大国的社会性质、历史类型与文明形态》

材料二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   健全的文化心态,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卑,而是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左玉河《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作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今历史中探寻文化认同,擦亮自信底色,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炼)
2024-05-14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郡县制在维护中国大一统多民族国家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后世学者对郡县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这两位思想家都充分认识到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概括材料中两位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炼)
2024-04-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录学的基本功能是对文献进行分类、编目,从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古书目录最早为西汉刘向《别录》及其子刘歆《七略》,分图书为六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至西晋荀助《中经新簿》始改目录为甲、乙、丙、丁四部,内容分别为经、子、史、集四类。到唐初修《隋书·经籍志》才确定用经、史、子、集这种名称和顺序,为后世沿用。

——摘编自刘玉才《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共产党整体或任意阶段的历史综合拟一个题目,并制作目录,说明题目及目录设置的理由。(要求:说明清晰;题目及目录表述语言合理)
2024-04-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至今我国四种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

主要内容起步发展观
1949~1956
政治发展观
19571977
经济发展观
1978~2002
科学发展观
2003年~至今
发展目标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治基础发展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标准工农业总产值国家政局稳定人均GDP人均GNH*
发展途径增长优先政治斗争优先生产力优先全面协调发展
发展重点重工业政治意识领域民用工业农业着力民生改善
发展方式外延式粗放型阶级斗争外延式粗放型内涵式与集约式
发展形式积累优先政治挂帅积累消费并举科学发展
发展动力生产关系革命抓革命促经济经济改革与开放人对幸福的追求
发展态势不切实际快速政治表面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发展
发展层面单一经济政治生活为主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文明建设
区域发展全国一起发展全国人民革命东部带动西部东西兼顾协调
发展结果经济初步恢复经济衰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发展显著

*注;人均GNH是称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高低的国民幸福指数。

——摘编自罗建文《6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变特征与启示》

提取上表中的若干信息,围绕“中国发展观”,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