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
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成为受欢迎的职业。90年代,许多人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到私营工商界,“下海”成为这一时代的热词。热门行业变成了海关、外企、银行、证券等。进入21世纪,通讯、网络、IT等成为热门行业;文化娱乐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外企依然受欢迎,翻译、同声传译等成为人才紧缺职位。2010年以来,健身教练、营养师、宠物医生等职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我国的职业分类也不断调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共收录了1838个职业。2015年,重新修订时新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快递员”等职业。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13个新职业信息。

——据《改革开放40年,来看看我们的职业变迁》等整理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职业选择仍处于“统包统配”“毕业分配”“安置工作”状态,“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很难获得职业横向流动的机遇。”陈宇说,市场经济则赋予人们自主择业、创业、自由流动的权利,激发了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给职场注入活力。

而信息时代也给雇佣劳动关系带来变革。“一个人不再固定从事某一项职业,可以身兼多职,实现劳动和职业的多元化。”近几年来,拥有多重职业的“斜杠青年”得到更多理解,“铁饭碗”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诠释着当前人们就业的特点。独立自主的职业观念悄然生发……

——陈宇《改革开放与中国职业变迁观察》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结构变迁”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未来”是个包罗广大的问题,从1900年至1930年左右,短短二三十年间,新派人物的时间意识及其连带的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与计划呈现巨大变化,“未来”成为一个无以名之的巨大力量。近代中国,经过晚清以来的历史巨变,过去与现在变得愈来愈不相似,范例式史学也逐渐没落。晚清民初流行的几种新史学,所带出来的新时间观与传统史学有所不同,也使得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以及“未来”的性质产生重大的改变。这些史学带有寻找并建立公例、律则、规律的特色。它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认为历史中可以找到规律;另一种是以律则或类似律则的方式在写历史。

——王泛森《中国近代思想中的“未来”》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思想中的“未来”加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4-05-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编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制度创新”加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5 . 下面是关于“中国1979年—1997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单位:%)统计”的一份表格。
年份国有经济(1993年之前为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城乡个体经济其他经济
197978.4721.53
198174.7624.620.040.58
198373.3625.740.120.78
198564.8632.081.851.21
198759.7334.623.642.02
198956.0635.694.803.44
199156.1633.004.836.01
199346.9534.027.9811.05
199533.9736.5912.8616.58
199725.5238.1117.9218.45
仔细阅读上述表格,从表格中吸取相关有效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约)
2024-05-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崇奢黜俭”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消费观,它反对过分节俭、壅积社会财富,主张积极消费和投资实业,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崇奢黜俭”一经出现便以其反传统的姿态显得格外“另类”,对这一消费观进行全面、科学助于我们了解“崇奢黜俭”消费观本身,也为我们探索近代消费观重构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线索。

——黄娟《“崇奢黜俭”思想与近代消费观的重构》

结合所给材料以及所学相关知识,就“崇奢黜俭”提出你的看法或认识,并对你的看法或认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有力,逻辑清晰,语言严谨)
2024-05-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当总督李鸿章提议创办第一个非军事现代工业—轮船招商局时,他没有设想由政府所有。总之,他意识到清政府自己没有充足的资金去从事这一切冒险事业。相反,李鸿章根据盐的专卖沿用了一个官僚政治术语“官督商办”,提出这些新式工业的组织结构应该集盐务管理和西方模式的股份公司特点之大成。盐务管理是有用的,因为它已确立募派当时提供了资本和管理技能的富商的先例。西方模式的股份公司亦有必要,因为现代企业是从西方移植的,并因为股份公司开辟了从大批商人那里吸引投资的可能性。在官方倡导和监督之下,私人投资者当时将承担一切盈亏的风险。不过,除了这些总的原则之外,在那时,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其他官方创办人,对官督商办组织都没有任何明确的制度上的总体规划。

——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

结合材料围绕“官督商办”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阐释。(要求:题目明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规范)
2024-05-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步走”战略

材料   中国特色分步走战略形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才得以完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围绕四个现代化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为后来三步走战略提供了探索基础和经验借鉴;改革开放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2017年,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阶段”战略部署,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邹祥勇《中国特色分步走战略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请从中国革命、建设或改革三个历史事件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并结合具体史实对中国“分步走”发展战略进行论述。(要求:题目醒目,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条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改革开放以后,电影在引领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影里的农村
电影名称影片情节或梗概
《喜盈门》(1981)通过大嫂强英抢大衣柜、分家、老人赡养分配等事件,衬托出水莲的正直善良、谦和、无私、孝顺,塑造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立体的人物。
《布谷催春》(1982)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赵东升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岭西村。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成立了采石、纺织、承包鱼搪等各种专业组。冷西村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气息。
《赵钱孙李》(1982)当生产队要进行选举时,社员们聚在一起交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年我们穷够了……要想摘掉穷帽子。过上富裕生活,就要选个好队长。”
《生财有道》(1983)

对于因劳动力归属问题造成女儿不能顺利结婚,任老乐想到两家合买台手扶拖拉机来解决因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矛盾。他觉得,农村人想要致富,光靠手创肩挑行不通,还得走现代化的路子。

——据《中国电影年鉴》

结合材料,以“光影里的农村”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海洋意识发展的概况。

内容出处
桓公曰:“何谓官山海?”管子对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策。”……百倍归于上,人无以避此者,数也。《管子》
凡海舶欲至福建、两浙贩易者,广南舶司给防船兵仗,如诣诸国法。广南舶司鬻所市物货,取息毋过二分。《宋史》
海防之要惟有三策:出海会哨,毋使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则无策矣。郑若曾《筹海图编》(初刻于1562年)
(英吉利)其志盖欲扼此东西要津,独擅中华之利,而制诸国之咽喉。古今以兵力行商贾,以割据为垄断,未有如英夷之甚者!魏源《海国图志》
故久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孙中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海洋意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