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党员人数年份党员人数
19217月(一大)53193430
19227月(二大)1951937年初4
19236月(三大)432194080
19251月(四大)99419454月(七大)121
19274月(五大)5.7194712270
19274月后1194910448
19286月(六大)4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2-10-31更新 | 319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评价,请对材料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0更新 | 96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综合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敏认为在探讨辛亥革命对后续历史进程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影响时,一是要放宽历史的视野,以百年为界标,作大视距、长时段的纵向考察,探寻百年来的历史发展线索及其规律;二是要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复杂性,找到历史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与关键论域,从而呈现历史重大事件之间的真实关联,即历史的因果之链。马敏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视角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一、辛亥启蒙与“五四”启蒙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承上启下作用。三、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中的历史传承。


从上述三个视角中选取一个视角阐述辛亥革命对后续历史进程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代表人物与西学态度时间
林则徐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为了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组织人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19世纪40-50年代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对强国御侮之路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他特别强调发展中国近代工业,主张“不必仰赖于外夷”,但应“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将“中国史事、本朝政论”称为“中学经济”,将“西方各国政治、兵制、学校、财赋、商务”统称“西学经济”;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近代历史人物的一项或几项信息,并对其信息进行评析。
2022-01-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论财力,“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论文化,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材料二   乾隆时代,或者说十八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均有许多成绩,为前代所不能企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清朝统治使中国丧失了250年,而关键与西方的时间落差恰恰是康雍乾三代的134年。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发生后的许久,人们才会感觉到切肤之痛。

——戴逸《论乾隆》


根据材料并结合清朝前期的史实,围绕你眼中的康乾盛世,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的创造固然不能靠简单地依傍他种文化而得,但它也不能离开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交流而孤立进行。文化的冲突与交流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无从避免的文化现象,而且也是文化发展的加速剂,新文化产生的催化剂。任何形式的思想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时,都是以本民族文化的特征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注入新的生命力,适应新的要求。

——摘编自张妍妍《从文化冲突看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7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如一把火炬,照耀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漫长路。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途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伟大的成果,请举一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例并加以论述。
2021-10-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新知学校高中部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人物思想主张
魏源
(1794年—1857年)
主张政府进行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他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华活动,主张利用和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抵抗外来侵略的主要力量;他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对付侵略的重要方法。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康有为
(1858年—1927年)
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君主立宪;系统地提出了民权观,强调公民自治和地方自治;抨击了厘金税,必须予以裁撤,主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政等国有事业。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轻税保商”。主张仿行西方,废科举,兴学校,定学制,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教育。
李大钊
(1889年—1927年)
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备受鼓舞,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号召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中去做宣传和组织工作,培植革命力量。
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话题(整体或者局部),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话题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10-25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七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2013年是人民的好总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诞辰115周年。某中学为缅怀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准备举办一次照片展览。一些同学围绕周恩来的外交活动,收集了大量老照片。现邀请你为以下三幅照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围绕这些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周恩来在其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对新中国外交产生的积极意义等方面展开,每幅图片的解说词不超过80字。

2021-10-2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急剧的变化,从奴隶制度逐渐向封建制度转变。在学术上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些思想构筑成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优秀传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摘编自《浅析先秦诸子思想异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先秦诸子思想”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