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主张
春秋战国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严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 .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 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

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自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从碑文中所列的三个时段中任选一个时段,概述其革命历程。要:观点正确,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以林则徐、魏源、徐继畲为代表的士大夫,循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理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命题。虽遭遇举国冷遇的困境,却影响了后世国人对救国真理的探索过程。面对甲午战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更是“以敌为师”,梁启超还在《戊戌政变记》中将变法看作是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尝试的结果,于是“言变法者乃纷纷”,从而促成“天下人士咸知变法,风气大开矣”。辛亥革命后,面对社会乱象,陈独秀将新文化看作是国人教国方案和思想启蒙不断走向成熟的结果,认识到“价值观才是根基。没有多数国民之价值观念的转变,共和制度就成了无本之木”。新文化运动后青年知识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救国真理的探索“价值观才是根基”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文字简洁,逻辑清晰)
4 . 中国农民是画家关注的重要题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创作于1935年《晚归》图2:创作于1955年《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
比较图1、图2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子以闻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0-2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和赤峰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观念源自先秦,本意是天下诸侯皆统属于天子,“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此后,“大一统”成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追求和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0-21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0年)大事年表

197812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2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9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中美正式建交
129日至25日,邓小平访美
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980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如表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概述和评价须有史实依据,且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传统史学家笔下,宋朝是屡屡遭受非议且评价不高的朝代,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感。然而,德国汉学家库恩在《宋代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藩镇为代表的的军人政治。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因此库恩甚至认为,宋朝是中国中世纪结束和近代的开始。……正如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所说,宋代将终极裁决权交给了皇帝。与此相对应,朝廷御前会议的礼仪也发生了变化,汉唐宰相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到了宋朝,大臣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站立奏对。


依据材料提取一个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论证合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钢编著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对各项政治制度追本溯源、因袭变迁,论述得全面系统(见下表)。

章节目录
第五章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先秦)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
第二节
第三节(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巩固与发展
第四节(宋元)三省制向一省制的转变
第五节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简要阐述。(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因袭变迁的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26更新 | 806次组卷 | 8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国经历了深刻的历史变革,以40年代后期为例,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件发生。例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年份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内外学者出版了一些以某一年为中心的研究专著,如金冲及《转折年代一中国的1947年》、刘统《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王慎《1949:中国共产党怎样赢得民心》理查德·伯恩斯坦《中国1945:中国革命与美国的选择》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这一时期历史变革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以新中国历史某一年为中心,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5-0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部分学术观点

角度内容
资本主义发展动力和环境中国经济的艰难“惊异到了可怕的程度”,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来自中国封建社会内部断生力量对旧的生产关系的突破,而是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的冲击。中华民族的经济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虽然近代中国确实是历经苦难,危机四伏,但不一定是这个社会的沉沧,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力也有发展进步。
贵本主义发展和不发展的争论中国民族资本主又不仅应该包括外国资本,还要把过去被开除的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国家资本,都包括到中国资本主义之中,它们同属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明确表示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要全面估计中国资本主又化程度,还应该包括官僚和买办资本,在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适应三个方面。

——整理自徐建生《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讨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一条或者多条信息,提出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就所提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