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国别中国英国
综合国力落后封建国世界强国
社会形态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力量装备陈旧,素质低下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被动殖民扩张,主动
中英贸易出超入超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88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年计划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中国已连续编制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下面是部分五年计划(规划)的主题词摘要

新中国部分五年计划(规划)主题词

名称时间主题词
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计划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
五五计划19761980新跃进  大转折
六五计划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计划19911995邓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十五计划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计划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十二五计划20112015抓机遇、转方式、强支持、惠民生、催改革
十三五计划20162020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历次五年计划回顾》等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关键词(节选)

时间关键词
1949-1956土地改革法、征收公粮、互助组、农业合作化
1958-1976以粮为纲、人民公社、农村纠“左”、调整、农业学大寨、发展农村副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8-1986包产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
2004-2021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表格中选取一个阶段,并概述与评价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取的阶段,对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逻辑严谨。)
2022-03-09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部分研究成果表

作者标题
①朱荫贵《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2012年)
②问昕《辛亥革命与中国民主政治》(2012年)
③张翔等《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分析——基于1895-1926年宏观经济数据统
计分析》(2011年)
④关凤利《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贡献及其失败教训》(2012年)
杨丽坤《论辛亥革命涤荡下的思想现代化》(2013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就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的观点,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类说明这一观点成立的理由,(要求:先分类,然后写出序号,再进行说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中国共产党最终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请举例说明。(要求: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02-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



从材料所给的两张图片中,分别提取信息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①图片一:
②图片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回望1905


事件概况
日俄战争日俄战争的胜负,以实例向中国人“证明”了立宪优于专制,也就结束了以俄国还是以日本为学习典范的长期争议。
废除科举1905年中国已有新式学堂8277所,力主废除科举制度的袁世凯等人地位上升。日俄战争所带来的亡国危机也促成了科举制的废除。
邹容之死邹容的《革命军》一经出版,即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短时间内即出版29次,发行上百万册。邹容也因此遭到了清政府的追查与迫害和革命家章太炎一同被投入了监狱。1905年4月3日,邹容死于狱中。
孙中山与严复会晤1905年孙中山来到英国,特地前往拜访严复。两人交谈的中心内容是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
社会主义早期传播同盟会评议员朱执信在《民报》第二、三号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

根据上述材料,请为1905年的社会状况拟定一至两个关键词并加以解索。(所拟定关键词须简明扼要,既可涵盖整体社会状况,亦可针对某-社会领域)
2022-01-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科幻小说自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始。《新中国未来记》创作于1902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小说以倒叙形式,借一位“维新”老志士“曲阜先生”之口,叙述了一些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抵御列强欺侮聚首成立“宪政党”;着重讲述“宪政党”首领黄克强偕其挚友李去病同赴英、德、法留学,并特别注重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科学。畅想了60年后中国繁荣昌盛,世界各国首脑齐聚首都南京,此时恰逢中国维新50周年纪念,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孔子后人孔觉民为两万名听众讲述过去60年间中国历史,从“维新”成功建设立宪政府,再到成立“大共和国”。文中说道:“我看古今万国的视野,一定经过许多次冲突才能做成,新旧相争,旧的必先胜而后败,这是天演上自然淘汰的公理。”

——摘编自董子琪《中西之间,新旧之外:晚清科幻小说如何想象一个进步的世界?》


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