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外国白银输入中国统计表
1570—1579年5万两
1580—1589年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A.农产品商品化冲击了自然经济B.中国传统手工业仍然具有活力
C.朝贡贸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了国内市场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

3736652

866887

76.8

36.52

南方

3117624

1506548

51.68

63.48

总计

6854276

2373435

65.73

100

——据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
1978—1993年间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表
年份农产品类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类
19782.000.320.8
19851.500.260.78
19900.930.471.08
19930.710.491.14

注:“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中国出口商品比重与世界出口商品平均比重的比值,比值大于1,表示国际竞争力具有优势;比值小于1,则表示竞争力相对较弱。
A.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B.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 14 位天文学家,在国内 27 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
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2020-11-18更新 | 432次组卷 | 5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2012年末减少至9899万人,截止到2019年末减少至55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实施改革开放   ②政府安居工程   ③精准扶贫政策   ④城市人口增加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6 . 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
年份1849185018521854
输出人数32344718 43425 063
据此推知(  )
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
C.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贡献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2021-03-12更新 | 859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20-10-09更新 | 667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
货物旧税率(%)新税率(%)
棉花24.195.56
棉纱13.385.56
斜纹布14.925.56
A.割让香港岛
B.战后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10 . 下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在我国滇池地区出土器物的相关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  )

阶段

出土器物

战国晚期到

西汉前期

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钺、“石寨山式”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璧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等典型的“滇文化”器物

西汉中期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物大量出现

西汉晚期至

东汉初期

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铢钱,已占绝对优势
A.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B.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
C.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传播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
2023-04-26更新 | 16次组卷 | 23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广安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二诊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