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唐书·五行志》云∶“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在服装款式上,汉民族原有的交领、右衽的宽衣样式,此时为圆领或折领、窄身小袖的筒式胡服所取代。大唐不仅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而且在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杂技、建筑等艺术门类以及工艺美术方面,都取得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其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先秦以上可说是第一期,秦汉、隋唐是第二期,以下宋、元、明、清四代,是第三期。”并称∶第三期“可说是中国的近代史”。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出现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作为“中国的近代史”开端的依据。
2 . 《元史》记载:“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使元朝“天下为一”的统治者是(     
A.耶律阿保机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D.成吉思汗
3 . 诗人杜甫记载:“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官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杜甫诗歌反映的封建社会繁荣景象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4 . 宋朝时期皇帝经常性举办的曲宴是君臣同乐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拔擢”“笼络”之功用。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年间:“宴宰臣……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统军、侍卫诸军将校及外国使于广政殿”,到了真宗时期,宴请之臣多为宰执、宗亲等官员。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A.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B.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C.政治变革的基本方向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隋唐时期部分君主事迹的历史记载


——据《隋书》唐摭言》《新唐书》等整理


阐述从_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1-0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明代江南涟川地主沈氏在《逐月事宜》中有如下的记载:“正月:至苏杭买粪;苏州买烧酒;角直买采豆泥。四月:平望买牛壅(注:牛壅,稻草与牛粪便混合而成的特制肥料);南浔买茧黄。十月:桐乡、海宁买枯叶;山里买柴卓。十二月:嘉兴买腊猪油。”该记载反映出当地(     
A.农村与市镇经济联系广泛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D.商帮贸易活动的兴盛
2023-01-0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庄子•秋水》记载:“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是谓人。”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     
A.庄子对自然的尊重B.农业动力技术的变革
C.庄子反对使用牛耕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8 . 据<华阳国志》记载,战国时期蜀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该记载可用于研究(     
A.蜀国参与兼并战争B.中原诸国对蜀人的接纳
C.周王地位开始下降D.蜀地华夏认同观念发展
9 . 从秦代到元代,史籍中关于大规模虎患的记载并不多见,而明清时期的有关记载却骤然增多。从区域来看,虎患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新开发的山区。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战乱导致人口南迁
C.百姓环保意识淡薄D.人地矛盾日益凸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洪武六年(1374年),德庄候廖永忠上言:“今北边遗孽,远遁万里之外,独东南倭寇负禽兽之性,时出剽掠扰濒海之民。”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北方边疆社会秩序安定B.欧洲殖民者在沿海活动频繁
C.政府严厉禁止海外贸易D.东南沿海深受日本海盗危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