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近年来,随着“宋韵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推广,两宋时期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出处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朱彧《萍州可谈》
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又招诱客户,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邦本自固。吕大钧《民议》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郑樵《通志》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袁采《袁氏世范》
艺祖救百王之弊,以"道理最大"一语开国,以“用读书人”一念厚苍生,文治彬郁垂三百年。吴渊《鹤山集序》

——据黄纯艳《新变与局限:宋代社会的开放度》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社会“新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促使“新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评析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专业户。80年代中期,专业户逐渐由养殖业、种植业向其他行业发展,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供销、加工、运输、服务等领域。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已基本实现B.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有一定成效
C.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得到提高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3 . 阅读下列表格,表格体现了明清时期(     
洪武十四年“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永乐四年“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密番货,依律治罪”
顺治十八年“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A.朝贡贸易相对发达B.海防政策逐渐走向保守
C.加强东南沿海地区的治理D.规范了中西贸易往来
5 . 汉朝起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即所谓工资。到了汉代,“禄”改称为“俸”,仍发粮食,以“石”或“斛”为计算单位。但那时不是按月发给,而是按年结算,即所谓“年俸”。这主要是(     
A.受先秦以来食邑制的影响B.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政府防止腐败的重要方式D.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光武帝刘秀“罢州牧置刺史”,刺史基本恢复了监察官职能;中平五年(188),为镇压人民反抗,汉灵帝“罢刺史置州牧”,是利用自己信任的宗室成员和亲信重臣去当州牧,对处在混乱状态的州郡加以强力控制,即“以重臣镇有乱诸州”。这一举措使(     
A.地方行政效率提高B.监察制度趋于军事化
C.地方治理走向完备D.地方豪强并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台湾学者毛汉光在其博士论文《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中,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所载唐代830名进士,按其社会出身作了统计,得出的结果是:士族子弟约占70.96%,没落士族和低级官员子弟约占13.13%,寒素子弟约占15.9%。据此可知,唐代(       
A.选官虽体现一定公平性但仍受制约B.选官呈现多元化特点
C.平民取得了与贵族相同入仕的机会D.文官选拔具有怀柔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类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和各行各业能手的专长,组织他们参加社队企业和各种集体副业生产;少数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持证外出劳动和经营。这一政策(     
A.促进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
B.对“大跃进”中“左”的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C.说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2024-04-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萧克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东固休整期间,红四军前委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这一决定 (     
A.促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B.有利于壮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C.巩固了工农联盟D.使武装斗争从公开转入地下
2024-04-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巩金瓯》是清政府于1911年 10月 4 日颁行全国的国歌,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材料体现了                      
A.当时中国国情的真实写照B.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C.清廷试图与世界接轨的努力D.清政府巩固专制统治的思想
2024-04-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