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是立足于东亚的农业大国,汉唐农业帝国的立国态势是“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但是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其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代的这一变化是基于(     
A.中央集权的削弱B.小农经济的式微
C.海外贸易的兴起D.民族政权的对峙
2 .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禁军人数军队总数
A.加剧了宋辽间军事冲突B.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及其他一些诗文中,用语暗藏讽刺朝政、针砭新法内容。此案中,苏轼险丧命牢狱,最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材料体现了(     
A.“乌台诗案”开“文字狱”先河B.北宋王安石提倡的变法斗争激烈
C.宋代“重文轻武”治国方略调整D.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4 . 时之文”“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科考中不仅南北地区使用的试卷不同,而且还按照地区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造成南北录取比例严重失衡B.反映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致科举录取人数大量增加D.杜绝了科举考试的舞弊现象
5 . 樊树志《国史概要》记载“乾德五年(965年),开封城内十字大街有所谓鬼市——五更点灯营业至天明;马行街北至新封丘门大街,夜市营业至三更,到五更时分又再开张,至于‘耍弄去处’(娱乐场所),营业‘通宵不绝’。”这种现象出现说明(     
A.政府摈弃传统抑商政策B.政治局面稳定统一
C.纸币广泛流通D.“坊市”界限被打破
6 . 绍兴元年(1131年),朝廷遣神武右军屯驻婺州。但临安“至婺州不通水路”,难以调拨铜钱。于是宋廷诏令户部“印押见钱关子,降付婺州,召人入中,执关子赴杭、越榷货务请钱”。“东南会子法盖张本于此”。据此可知。见钱关子(     
A.是宋代纸币的源头B.是官方信用的兑换凭证
C.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D.加重了商人的经济负担
2022-11-23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从政治上来说,是贵族政治废弛,君主独裁政治兴起……

——[日]内藤湖南《概括性的唐宋时代观》,1910

材料二   内藤湖南套用欧洲历史分期法,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上古(上世)”“中古(中世)”“近古(近世)”……“唐宋变革论”以胡汉对立视角割裂中国历史……“宋代近世说”实质上是企图为日本“温情”入侵中国张目。

——李华瑞《走出“唐宋变革论”》,202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宋变革论”,自行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8 . 五代时期,枢密使一职先是以宦官充任,曾一度左右宰相任免,后多为武将,权倾将相。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宋朝统治者此举意在(     
A.削弱宰相权力B.加强中央集权
C.防止权臣乱政D.提高行政效率
9 .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国号为“大蒙古国”,但随着帝国统一进程的发展,至元八年,忽必烈宣布本朝超越汉唐盛世、齐平上古圣王的时代,于是采用汉地政治传统,并取上古典籍《易经》,“大哉乾元”中“元”作为国号。这一转变(     
A.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促进了边疆内地管理一体化
C.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D.消除了日趋紧张的民族矛盾
2022-11-17更新 | 114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10 .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以广州知州兼市舶使。宋神宗元丰年间废除州郡兼领制度,改令转运司官员担任市舶司最高长官。宋徽宗时,又改由朝廷直接派人担任专门的市舶提举官。这一变化(     
A.强化了广州的外贸地位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实力
C.造成外贸管理体制混乱D.加强了中央对外贸的控制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