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历代中央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属于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是(     
①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②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清朝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9-28更新 | 1003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自和约已定之日起,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该和约(     
A.是乾隆在位时期签订的B.在法律上约定了两国边界
C.尊重了少数民族的习俗D.是清政府闭关自守的表现
2022-07-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022-06-14更新 | 7346次组卷 | 53卷引用: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2022-04-09更新 | 2014次组卷 | 124卷引用: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83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知痛必己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知己自寒了,知饥必知己自饥了……”这一主张来自于
A.道家学派B.佛教禅宗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7 . 学完《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这一单元后,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四个方面的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史实准确的是
A.《论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B.《论玉米等高产作物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C.《试评析黄宗羲重农抑商思想》
D.《改土归流政策对新疆社会进步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一些地区开始有了“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明的影响B.区域商帮的推动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抑商政策的松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天灾导致粮食产量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2-02-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和指点着中国历史知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黄宗羲重新建构了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天下观,在他看来,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食中之物”.从“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的风念出发,强调君臣应合理分配职权,共治天下.在他看来,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以天下为主,君为客”,遗憾的是,现实的社会往往却是“君主为主,天下为客”.这样的专制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黄宗羲激愤地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君主专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批判.

——摘编自刘勇强《集成与转型一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神文明》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黄宗羲的天下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天下观产生的背景。
2022-02-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