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如图为商周时期主要政治制度的变迁图。对此图解读合理的是(     
A.政治疆域概念模糊B.造成等级森严的贵族统治体制
C.王权呈现强化趋势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2 . 西周建立后,周公营建洛邑,将商代的“顽民”强行迁移到这里,以军队八师驻守。同时西周又分封了周公儿子到鲁地,分封姜子牙到鲁国北部。西周此举
A.确立了贵族世袭的特权B.旨在控制前王朝的残余势力
C.旨在加强控制东部地区D.适应了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
3 . 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周王室必须和异姓诸侯国通婚。各级贵族也是如此,必须和异姓的贵族通婚。周人的这一制度
A.体现王权衰落的趋势
B.利用分封维系家族亲情
C.凸显了西周中央集权
D.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统治
4 . 商朝统治者认为:“我生不(死)有命在天”,因此“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西周建立后,统治者认为:“天矜(怜悯)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确立了“敬天、明德、保民”相统一的治国思想。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世俗王权的日益扩大B.天命观念遭到质疑
C.人文意识的逐渐增强D.民主观念出现端倪
2023-11-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学者研究,商代“王兼为巫之所事,是王亦巫也”,王之下还有诸多巫官,“卜风雨或卜祭祀征伐田游”。西周后,王不再兼任巫之职,巫官的职能也逐渐被其他世俗官职所取代,只集中在宗教的某一方面。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王权与神权相脱离B.天子不能有效集权
C.人文理性色彩增强D.内外服制度运转有序
2023-11-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学者研究,商代“王兼为巫之所事,是王亦巫也”,王之下还有诸多巫官,“卜风雨或卜祭祀征伐田游”。西周后,王不再兼任巫之职,巫官的职能也逐渐被其他世俗官职所取代,只集中在宗教的某一方面。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王权与神权相脱离B.天子不能有效集权
C.人文理性色彩增强D.国家机器运转有序
2023-04-11更新 | 52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 )历史试题
7 . 商朝时商族人认为天命只降于商人,故而经常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上天能够永远保佑商族;后武王伐商,打破了商人天命降于一族的观念,由周天子而不是周人来领受天命,不再斤斤计较于一族小群体的利益得失。这种变化(     
A.推动仁政治国理念形成B.适应分封制对内外服制度的取代
C.使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D.保证了周朝贵族的世袭特权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朝时商族人认为天命只降于商人,故而经常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上天能够永远保佑商族;后武王伐商,打破了商人天命降于一族的观念,由周天子而不是周人来领受天命,不再斤斤计较于一族小群体的利益得失。这种变化(     
A.推动仁政治国理念形成B.适应分封制对内外服制度的取代
C.促使严格等级秩序建立D.保证了周朝贵族的世袭特权地位
9 . 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称王,周天子具有独尊共主地位。但热播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却有一幕场景:魏王、齐王相互称王,天子派使节赐胙以贺,这一剧情源于战国政治史上著名的魏、齐“徐州相王”事件。战国时期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天子的地位被彻底取代B.《大秦帝国》剧情纯属虚构
C.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确立D.周朝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西周时,“礼”是贵族阶级内部的行为规范,“礼不下庶人”是当时礼治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春秋时期,孔子开创的儒学中则强调“礼”是人们普遍的行为准则,并开启了“礼下庶人”的历史进程。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A.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D.以民为本治国理念萌发
2023-02-09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