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2024·甘肃白银·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所示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日用陶器。这些陶器可用来说明二里头文化(     

A.具备早期国家形态B.形成了多元发展格局
C.对外辐射能力加强D.汇聚了多元文化要素
7日内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为前所罕见。据此可以推知,当时该地(     

A.粮食产量增长较大B.陶器制作水平领先
C.奢靡风气较为兴盛D.国家形态日渐成熟
3 .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件小玉器,经鉴定材质属于典型的新疆于阗籽玉丝绸之路的开辟最晚可追溯到商代
B湖北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尊盘,经鉴定为失蜡法制作失蜡法的使用不晚于战国
C禹死后,其子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D在陶寺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玉琮被认为是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元素出现了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A.AB.BC.CD.D
2024-02-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部落时代一首名为《蜡辞》的祭歌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首祭歌体现了(     
A.城市规模的扩大B.阶级社会的产生C.原始农业的发展D.早期国家的形成
2024-02-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山西陶寺遗址的王级大墓中出土了龙盘、陶鼓、漆柷、玉饰法衣等礼仪用品,还随葬了成组精美的玉礼兵器钺、戚、弓、矢等。这表明当时(     
A.贵族垄断祭祀权力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024-02-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夏朝大禹曾实行“任土作贡”制度,即开展土地经界勘丈,设置专门负责绘制人文地理图、丈量划分田地的官员,按照九州的水土肥沃贫瘠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将土地划分为九个等级,以此登记造册收取贡赋品。据此可知,“任土作贡”(       
A.实际上是井田制的萌芽B.根源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旨在提升单位面积亩产量
7 .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下图是二里头遗址重要遗存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宫城居中彰显王权专制B.道家思想影响城市布局
C.铸铜作坊服务农业生产D.墓葬分布体现阶级分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夏代历法《夏小正》中有记载:正月时有俊风,农纬厥耒(整理农具),囿有见韭;三月越有小旱,始蚕,祈麦实;四月囿见有杏;五月种黍。这说明夏代历法(     
A.体系发展已成熟B.与农业生产结合紧密
C.催生了农时观念D.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
2023-12-18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史载,夏人经常频繁换土易地,曾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迁徙;《世本·居篇》中也说夏朝的都邑地望不一、“夏禹都阳城,……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疆域空前广大B.经济不够发达C.方国势力扩张D.民族矛盾尖锐
10 . 龙山文化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据此可知,龙山文化处于(     
A.原始人群时期B.旧石器时代C.商和西周时期D.“万邦时代”
2023-11-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